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2017-12-21 09:12:15)
标签:

沂蒙山

临沂

红嫂

常山村

旅游

分类: 津冀鲁豫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再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我对沂蒙红嫂的事迹当然不陌生,十多年前在山东工作时曾在蒙阴见过“沂蒙六姐妹”中的五位。但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一座专门的红嫂纪念馆。

“红嫂”,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共同的光荣。这个名字最早是来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南县的一个真实故事:-明德英“乳汁救伤员”,1960年作家刘知侠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红嫂”以此也由此传开。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有很多,比如我见过的“沂蒙六姐妹”。还有在红嫂纪念馆建有专室纪念的几位:

王换于,1938年入党,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革命烈士的近百名革命后代,被誉为“沂蒙母亲”。老人1989年去世,享年101岁。

李桂芳,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妇女用肩膀扛起“火线桥”,用她们柔弱的双肩托起了通往胜利的桥梁。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胡玉萍,从少女时代拥军支前、护理八路军伤员,抗美援朝时为国家捐款捐粮,六十年代学雷锋,拥军一辈子。

在听讲解时,好几次我都热泪盈眶。沂蒙老百姓的淳朴令人感动,我多次到沂蒙山区采访,对此感受很深。战争年代,沂蒙女性的伟大奉献将普普通通百姓的大爱展现到了极致。

除了几个专室外,纪念馆还有“沂蒙红嫂群体”展室,展出了200多位红嫂的大义壮举,无不催人泪下。

“将星耀沂蒙”展室则展示了在沂蒙山区战斗、生活过的将帅们的事迹。有统计,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10位元帅、1604名将军中,有3位元帅、400多位将军在这里战斗过。包括陈毅、徐向前、罗荣桓3位元帅和大将粟裕。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还抗大一分校、中共山东分局机关等的复原展示。当年,常山庄以及附近这一带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中心,是抗战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活动的中心区域。“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

很难得的是,常山村还保留着沂蒙古村的风貌:一条条石板巷依山势曲折延伸,一座座石头屋错落有致。石板路、石板桥、石头墙、石头屋……清一色的石头建筑,古朴沧桑。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沂蒙山石头屋用的是一种名为“干插墙”工艺,不用石灰或水泥,而是用石块整齐垒砌,靠石块之间的错缝勾连,让每一堵墙连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

不过这些石头屋看起来很新,也过于整齐,是重修过的,原来村子里的居民都搬到不远处的新地方。常山村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一座座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石屋,修复后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在附近还修建了影视城,很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都在这里拍摄。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红色沂蒙(2):常山石头村与红嫂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