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740
  • 关注人气: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寺与冯玉祥

(2017-09-25 09:58:57)
标签:

慈善寺

冯玉祥

石景山

天泰山

旅游

分类: 踏访京郊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开车出行,避开拥堵,朝西边走。沿阜石路到门头沟,再折向东,来到天泰山慈善寺。

到过的寺庙很多,佛寺、道观、佛道共处的,建筑格局大同小异,所以虽然早知道石景山有个慈善寺,但一直没有特别想来看。来了之后才发现,其实慈善寺很有看点,不虚此行。

首先,慈善寺的寺院格局就不同寻常。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中轴线左右对称格局,也不是依山势层层升高的布局,而是就着半山腰弧形的盘山道,形成北斗七星似的布局。

慈善寺与冯玉祥

山门附近几座小型神殿,为北斗七星的“勺把”;经过一段山道到里面,主体建筑即为“斗勺”。解放前夕,慈善寺失火烧毁了部分建筑。“文革”时多数建筑被毁。现在的寺庙建筑都是前些年重建的。

其次,慈善寺始建年代不详,最迟在清初已成庙,历史不算长,但却与名人“缘分”不浅。近代有冯玉祥两度来寺隐居,更早有顺治帝在此剃度出家的传说,虽然其真伪已无法考证,但为这山中小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来到寺跟前,一座小小的山门,但挺别致,为一座二层门楼,下边开有拱形门券,上边是一间文昌殿。旁边还有几座小殿,接引殿、卧佛殿和药王庙等,组成山门殿区。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从山门殿区就可以看到对面山腰上的主殿区,沿山道走过去并不远。首先是一排依山而建的小型神殿,财神殿、王三奶奶神殿、弥勒佛殿、龙王庙、娘娘庙、火神庙、吕祖殿、神通殿等。既有佛,也有道,还有当地的民间信仰,如王三奶奶,据说是蓟县人,会治病还能为人排忧解难,是京津一带流行的民间信仰,妙峰山上也有王三奶奶庙。

经过这一排几座神殿,才是慈善寺的主殿区。主庙区有正院、东跨院。正院为佛,东跨院为道。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正院山门殿额为石匾,上书“古刹慈善寺”。里边依次有一进韦驮殿、二进大悲殿、三进魔王殿,左配殿为达摩殿、地藏殿,右配殿为盂兰殿、圆通殿。

东跨院为道教,有三皇殿、玉皇殿、天齐殿。

寺院后面名为“灵境”的一个小跨院就是冯玉祥将军故居,已修缮一新,现被辟为“冯玉祥将军事迹陈列室”。

冯玉祥对天泰山曾经四上天台山,三次在慈善寺居住,其中两次是隐居于此。第一次是  19173月,冯玉祥任正定府第六路巡防营统领,觉得“每天闲着,无事可做”,就以“养病”为名住到慈善寺。几个月后,张勋复辟,他当即下山,率部参加讨伐张勋。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第二次是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贿选政府,逐溥仪出紫禁城。因为遭到段祺瑞、张作霖的反对,于是在当年11月再上天泰山隐居慈善寺。隐居期间,冯玉祥在慈善寺读书、会友,李大钊、张学良、孔祥熙、邓宝珊等都曾来寺拜访。

4年后的19287月,冯玉祥还曾故地重游,来到慈善寺住了一宿。

冯玉祥第二次在慈善寺隐居期间,在天泰山留下六处摩崖石刻,至今保存完好。为名找到了位于前山的二处,分别为“勤俭为宝”、“真吃苦”,都是两尺见方的阴文楷书大字。这么大字,加上大白话体,正是冯玉祥的“气质”,据说这些字都是冯玉祥亲题,并且亲自选址请石匠镌刻的。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勤俭为宝”、“真吃苦”石刻不远处有一尊石刻佛头。刚进山门就看见山坡上一尊巨大的佛头掩映在松柏树丛之中,面向西方,俯瞰天泰山山谷和慈善寺的大小殿堂。

正好有几个游人在佛头前,用长焦镜头拉过来,便可看出佛头的体量有多么巨大。到佛头跟前,更是感觉其雄伟:高4米、宽3.5米,仅佛唇厚即达半米。

这尊佛头是由山上露出的一整块大青石雕凿而成,毫无疑问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石雕佛头。具体年代没查到,应该为清朝。

佛头南边的山坡上还有一座覆钵式佛塔,传为开创慈善寺的魔王和尚衣钵塔,但也没有确实的考证。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慈善寺与冯玉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