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漫步(60):基督教东山堂与东山口天主堂

标签:
东山口基督教东山堂培正中学东山堂旅游 |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
羊城漫步(60):基督教东山堂与东山口天主堂
东山口有两座教堂,一座是天主堂,在培正中学的东边。一般来说,天主教堂都比新教的教堂建筑更为恢弘气派,但东山口却是个例外,天主教堂比新教教堂“寒酸”的多。
东山口的这座天主堂确实很简陋,看上去就是临街的一处两层楼房,普普通通。也不是建筑上方有醒目的十字架高耸,真看不出是教堂。当然,除了十字架,还有别的天主教元素。一是正门上立有塑像,塑像下有一行字“ST.Francis
门两旁柱子上还有对联:“无始无终真主宰,宣仁宣义大权衡”,横批“万有真原”。查了一下,这幅对联来自于1711年康熙皇帝赐给北京宣武门天主堂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
东山口另一座教堂是位于寺贝通津街的基督教东山堂,也就是在一百年前“开辟”了东山口的基督教浸信会教堂。
早在晚清时期,美南浸信会就进入广州,起初在五仙西建立福音堂。1908年在东山购地重建教堂,翌年建成,并成立东山浸信会。1923年动工扩建,至1927年竣工,命名为基督教东山浸信会堂。
东山堂坐西朝东,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还有副堂等附属建筑。这在我见过的新教教堂中,算是规模很宏伟的了,但哥特式的天主教堂相比,体量还是小得多,细节装饰也没那么繁复壮美。
礼拜堂内是一个能容纳1000多人的大厅,没有天主教堂里必有的耶稣塑像,更像一个普通的会议大厅。
当年,伴随东山堂在东山口落成,浸信会开办的学校、医院及恤孤院、养老院慈善机构也相继在附近落户。现在,大多已不存在,像恤孤院只留下了一个“恤孤院路”的地名。但两所学校至今仍在,培道女学成了现在的广州七中,培正学堂成了现在的培正中学,都是广州很好的学校。
学校进不去,但从外边看,校园建筑很有特点,都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样式,明显的“名校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