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访排瑶(1):油岭瑶寨——瑶族舞曲的故乡

标签:
连南排瑶油岭瑶寨瑶族舞曲旅游 |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
连南访排瑶(1):油岭瑶寨——瑶族舞曲的故乡
公路往群山深处走,来到油岭瑶寨。
去年到湖南的江华、江永,就到过瑶寨。在江华和江永,分为平地瑶、山地瑶,相对而言平地瑶“汉化”更严重,山地瑶更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如果套用平地瑶、山地瑶的区分方法,连南的油岭瑶寨就是典型的“山地瑶”,但在广东连南、连州不叫山地瑶,而叫“排瑶”。因为他们都是依山建房,其房屋排排相叠,由此得名。
旧时连南有八排瑶,指的是连南有八个瑶族大村寨。但近年来,这八个排瑶村寨大部分已陆续搬出大山,迁移到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生活。目前尚存的排瑶村寨已经很少,其中保存最好,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便是油岭排。
油岭排座落于800米高的半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犹如梯田,层层叠叠。远处眺望,有点像贵州的西江千户苗寨,但规模比西江苗寨小得多。建筑也不同,西江苗寨都是木结构的吊脚楼,而油岭瑶寨的民居多为砖瓦房,偏屋和猪圈牛棚则以木皮代瓦。屋子底层用石头砌成,因为依山而建,很多房屋都要从低处撑起高高的脚楼,脚楼一般都用来关牲畜。
寨子里青石板路曲曲折折,与几条上下山的石阶交错,将家家户户连接起来。
油岭千户瑶寨始建于唐,所以有千年瑶寨之称,最多时有房屋近900幢,1000多户。现在也有人家陆续搬到山下,但相比其他几处排瑶,油岭差不多算是连南最后一个原汁原味的排瑶寨子。
到山下看了一场原生态的瑶寨演出,少数民族地区现在都在开发类似的节目。油岭瑶寨的演出的场地很特别,是在一个天然岩洞里。
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瑶族舞曲”就诞生于油岭。这是完全出乎我想象的,以前听到这曲子就想当然认为出自贵州、云南,没想到“原产地”竟然是广东。
见到在油岭排瑶有“鼓王”之誉的唐桥辛二公,并且还给我们现场表演了一段。长鼓舞是瑶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长鼓在瑶语中叫“汪嘟”,一米多长,两头大,中间小,呈喇叭形。表演时,老人将“汪嘟”横挂腰间,右手以掌拍鼓,左手则持一竹片,敲打鼓面。伴随着鼓点,老人有节奏地前后腾挪,旋转、蹲踞,动作沉缓而有力。
“鼓王”的名字也引起我们的好奇,唐桥辛二公,五个字的名字是很少见的。瑶族人的名字中要包含姓氏、房名、祖父名、父名、排序等,包含的信息量大,所以名字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