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2017-03-07 09:36:15)
标签:

西关

荔枝湾涌

仁威庙

西关大屋

旅游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老广州城基本上就是现在越秀区那一小块儿,西关位于广州城西门外,因此得名。当时这里属于南海县府管辖,得益于清代的闭关锁国、一口通商所带来的便利,当时与洋人贸易的唯一窗口——十三行,就位于西关一带,使得西关成为整个广东省的商贸中心。留下了最能体现广州民居风格的“西关大屋”,也留下了“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谚语。

清朝时期,西关行商富贾多聚居西关涌的泮塘段附近,在此修筑园林宅邸,因为泮塘村一带也广植荔枝,“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于是西关涌开始被称为“荔枝湾”。上世纪40年代之后,随着城区扩展,居民为建房砍掉了荔枝树。同时,一家家工厂陆续进驻,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1958年,在这里建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水面与河道,但荔枝湾水系的各条支流被陆续填平变成街道,荔湾涌的名称一度成为历史。

2010年亚运会前,曾经被填埋的荔枝湾河道重见天日,“荔枝湾涌”从历史重回现实。在沿岸还建了一些仿古建筑、园林小品,成为体现老广州风情的一处城市景观。河道虽已恢复,但水质还是很差,“两岸荔枝红”景象更是已经远去。恢复的也只能是一处“人造景观”罢了。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沿着河涌,几处文物景点值得一看:

仁威庙,位于荔湾湖公园东北,是一座供奉真武帝的道教神庙。始建于宋代,明清多次重修增建。

仁威庙坐北朝南,广三路深五进。中部为主体建筑,东、西为配殿。沿着南北中轴线,依次有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和后楼。头门外立一对花岗岩石柱,柱头雕有石狮子,柱身雕祥云和二龙戏珠。

屋顶正脊和两侧山墙顶的瓦饰,均为陶塑人物、脊饰亭台楼阁和舞台戏曲人物,是清代广东佛山石湾文如壁店烧制。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木雕、砖雕也十分精美。屋梁、枋、檐板等都雕刻精细,通透玲珑,遍施金彩。戏曲人物都雕刻得生动传神。

整座神庙,各种建筑雕饰集于一体,既有木雕、砖雕,还有岭南地区特有的陶塑、灰塑,具有浓郁的“岭南风”。

解放后,仁威庙曾做过塑料厂的车间。后来,工厂退出,经过文物部门的维修、粉饰,仁威庙重现了当年的面貌。

泮塘文塔,文塔在各地并不少见,我在湖南见过多座,但西关这座文塔的造型与其他地方的文塔很不一样。以前在其他地方见过的文昌塔等,多半是挺拔俊秀,但这座文塔高13米,直径可能有4米,显得粗壮敦厚。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塔,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二层嵌有“云津阁”石匾。旁边一棵茂盛的细叶榕,古树与古塔相依相伴,为荔枝湾的一处盛景。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荔湾博物馆,馆址设在陈廉仲公馆,隔壁便是展示西关风情的西关民俗馆。这是一座新建的“西关大屋”,重现了传统的西关大屋结构、装饰。一百多年前,豪门富商在西关一带兴建住宅,在当年可是不折不扣的“豪宅”。

西关大屋多为青砖石脚,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典型的平面结构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西关大屋的大门一般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角门)、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木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由十余条圆木棍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角门和趟栊方便,很适合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窄巷,名为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供女眷或仆役出入,也有通风、采光、排水等多种功能。

现在,保存下来的西关大屋已经很少了,所以在荔湾博物馆旁边新建了这么一座,让人领略西关大屋的风采。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羊城漫步(25):荔枝湾涌·西关大屋·仁威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