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2016-06-16 08:37:29)
标签:

宝通禅寺

法界宫

洪山宝塔

持松法师

旅游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宝通禅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初名东山寺。在唐宋年间,先后名为弥陀寺、灵峰寺、崇宁万寿禅寺。明初朱元璋之子楚昭王朱桢建藩时重建该寺,成化年改名名为“宝通禅寺”。清朝又多次重修和增建。

太平天国时,宝通禅寺被毁,后修复,但规模远不及前,寺内现存建筑即多为当时所建。

宝通寺就在大马路边上,山门为湖北湖南常见的寺庙山门形制,门额上书“宝通禅寺”四个鎏金大字,为赵朴初先生手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进入山门,是个很大的院落,树木苍翠。中轴线上分布有好几进佛殿:弥勒殿、大雄宝殿、玉佛殿、万佛宝殿等。其中,大雄宝殿是2005年重建,很是雄伟;万佛宝殿是1997年在唐鄂国公尉迟敬德所建铁佛殿旧址重建。一进进殿宇,依山而建,层叠有致,古朴庄严。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在寺院后部有法界宫,是1924年由当时的宝通寺住持持松法师修建。很独特的是,这是一座密宗坛城。

持松法师本是近代著名的密宗高僧,1924年由日本专修东密回国后不久,受武汉佛界、官绅界之请,住持宝通禅寺。是岁适逢湖北大旱,众人请其求雨。法师于是设孔雀王坛,原拟修法七天,岂料第三天有雨倾盆,众言法师道行所至,感应于天,轰动一时。法界宫以其盛名,后来成为黎元洪国葬停灵之所。

法界宫内据说原设木质密宗坛城,可惜早废。1954年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先后来过宝通禅寺法界宫,在这里举行了密宗的“灌顶法会”。

宝通寺本为禅寺,但持松法师担任住持后,出现了很特殊的“一寺两宗”现象。1995年,“法界宫”被改造为“海岛罗汉宫”。与其他佛寺的罗汉堂不同的是,这里雕塑的“五百罗汉”,皆三五成群错落于海岛之上,故名“海岛罗汉宫”。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法界宫是仿密宗金刚部“五曼荼罗”形式建造,不知道现在这建筑是否为原来的面貌,现屋面覆以黄琉璃瓦,按东西南北中五佛方位建以五座四角小方亭结顶,取密宗五宗法界、唐密金刚部五佛曼陀那之意。

法界宫旁边有小路通往洪山上,山上耸立着一座洪山宝塔。始建于元朝,是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建,又名灵济塔。明成化年间塔随寺改名为宝通塔,后人又称洪山宝塔。

太平天国时期,寺与塔皆毁,1872年重修,即现在这座洪山宝塔。宝塔七层八面,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44.1米,基宽37.3米,顶宽4.3米,塔内有石阶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洪山宝塔旁边还有一处古迹:“洪山摩崖题刻”。这是南宋荆南参军赵淳题刻,他根据奇岩怪石的形状,在这些石头上刻字:云根、云扃、飞雪、栖霞、半霄、清啸、爽垲、巉石、翠屏、堆云、狮子峰等。如今,这些摩崖石刻已成为省级保护文物。

但我没有时间仔细寻找,只看到几块刻着字的岩石,字迹也已风化模糊。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着很多字,就是赵淳所写的《东山赋》。在网上找到全文:“山故多佳木,由翦伐无时,使不得藩息,以军营视此,实为主山,乃禁樵采,封植养获,则大者挺然干霄,小者丛生攒立矣。因即山之阳得胜处,偶拾余材,架木为阁,榜曰‘东岩’。取其石秀而木茂者,又得数所,曰云根、云扃、伏山、飞雪、栖霞、半霄、清肃、爽垲、巉石、翠屏、堆云、狮子峰,此又状其石而名之也。奕局、琴几、石鼓、笔床,因其天成,粗加断削。循山之巅至黄鹄亭,仍夹道莳松,俾异时交柯结荫,与东岩相为表里,后之来者,愿不以人废。阁成于庆元初载重午日。将右军河阳赵淳清老谨识。”字迹有些模糊,但还能大致分辨。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大武汉(25):宝通禅寺、洪山宝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