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访古(7):玉华岫、香雾窟、西山晴雪碑

标签:
香山玉华岫森玉笏西山晴雪旅游 |
分类: 踏访京郊 |
香山访古(7):玉华岫、香雾窟、西山晴雪碑
来过很多次香山了,冬天来是第一次,没有登上鬼见愁,爬到半山腰的西山晴雪就没往上了,但又看了好几处以前没有看过的景点。
玉华岫,位于香山中麓,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建于乾隆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烧毁,1999年复建。前半部建在平地,有山门、天王殿,后半部依山而建,有溢芳轩、游廊、过街楼等,与周边山石、树木交相辉映,是一组很有特色的园林建筑。
尤其长长的游廊,斜卧在山坡上,一边是开放的廊檐,另一边是一扇扇形状各异的花窗。
香雾窟,也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并且是地势最高的一处。香雾窟这个名字让人有些费解,看了介绍才知道,意思是芳香密布的静室。香雾窟地处半山腰,是地势相对平坦的一片开阔地。平台四面有牌坊,主体建筑以垣坊、城关封闭为苑,内建游廊、殿宇、楼亭,十分别致。
香雾窟主殿为游目天表殿,外檐“游目天表”匾为嘉庆皇帝御笔。此殿是乾隆、嘉庆、道光皇帝游山小憩之所,兼作为办公、接见臣工之用。
香雾窟后部为一城关建筑,城上城楼为镜烟楼。
不远处的山道边上立有西山晴雪碑,碑阳刻“西山晴雪”四个大字,碑阴刻七律一首,均为乾隆御笔。西山晴雪是旧时“燕山八景”之一,自古为京城名胜,今天虽非雪后初霁,但香山背阴处积雪仍厚,茫茫雪岭,银装素裹,也算是领略到一点西山晴雪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