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2016-02-05 09:16:41)
标签:

怀化

黄甲街

芷江

龙津风雨桥

旅游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风雨桥是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的,侗乡尤其多见。芷江城里就有一座横跨舞水河的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年,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名“龙津风雨桥”,距今已400余年。期间多次毁于洪水、火灾,又屡次重修。

这座风雨桥给沈从文自然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的《沅水上游几个县份》一文中写到:“河流到了这里忽然展宽许多,约三分之二里。一个十七墩的长桥,由城外河边接连西岸,西岸名王家街,住户店铺也不少。三十年前通云贵的大驿道由此通过(传说中的赶尸必由之路)”。

沈从文在芷江的时候,龙津桥上还是有廊亭的,但在抗战时期桥上廊亭被拆。这是因为芷江成为飞虎队的主要空军基地,各类军事机构云集,龙津风雨桥成为重要的军需物资供给线,于是将桥上的廊亭悉数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机场和龙津桥也成了日机的主要轰炸目标,但令人惊奇的是,任凭日机怎样狂轰滥炸,却安然无恙。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1999年,芷江对龙津风雨桥进行了修复,重修恢复桥上的廊亭,就是现在横卧在舞水河上的这座桥。虽是现代重修,但却是用传统的木榫结构,100多米长的建筑,竟无一钉一铆。十七座石桥墩还是古时旧物,托起长长的廊桥,深蓝色的硫璃瓦,白色的檐口、屋脊,传统木构与现代风格结合,简洁明快。

龙津风雨桥长146.7米,宽12.2米,对于当代桥梁来说,不算很长,但作为风雨桥,这已经是最长的了,有“世界第一大风雨桥”之誉。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走进龙津桥的风雨长廊里,看到长廊顶部排枋纵横交错、眼花缭乱。长廊两侧是一间间厢房式店面,隔间建有7处凉亭。扶栏眺望,舞水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风雨长廊就像一条步行商业街,闲逛购物的、休息聊天的,还有肩挑扁担的,热热闹闹,一派生活气息,很有意思。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湘西行纪(37):龙津风雨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