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漫记(25):乔口古镇——长沙北门户

标签:
乔口乔口古镇万寿宫乔江书院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长沙漫记(25):乔口古镇——长沙北门户
乔口古镇是长沙北门户,自古就是从洞庭湖自湘江南下至长沙的“门户”。近年来,适应城市休闲度假的需求,乔口打出了“鱼都”的牌子,成为长沙郊区钓鱼、吃鱼鲜的好去处。其实,在这纯粹经济诉求的“鱼都”品牌背后,是乔口深厚的文化底蕴。
镇上有座乔口书院,始建于南宋年间,是长沙地区除岳麓书院建立最早的书院,比长沙城南书院还要早415年,由同乡之人黄澹担任院长兼主讲。到了元朝,元顺帝亲自为书院题写了匾额,声誉日隆。后来,乔江书院毁于战火,现在的书院是前些年复建的。
与书院相连的是三贤祠,也是始建于南宋年间,近年修复。“三贤”,指的是屈原、贾谊、杜甫。他们三人都曾过乔口而入湘,其中杜甫当年由川入湘,溯流至乔口,还写下了《入乔口》一诗。
与书院、三贤祠相距不远还有一座万寿宫,也就是江西会馆,是乾隆年间由在此经商的江西商人所建。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南面是戏楼,虽然经过修复,看起来挺新的,但主体还是老建筑,连正殿前的一对石狮子都是原物。大殿里供奉的是“红脸关公”。
会馆大门显然是新修复的,大门上方嵌“万寿宫”三个大字,两边及上方有五幅彩绘壁画,都是西游记题材的。不知道这壁画是照原物修复,还是新绘的,在会馆建筑为什么彩绘西游记呢?
另外让我好奇的是,江西会馆为什么叫“万寿宫”,记得凤凰古城在沱江边上有座万寿宫,也是江西会馆。回来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来历,万寿宫本来是江西人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起初叫“许仙祠”,宋真宗赐名“玉隆万寿宫”,万寿宫由此得名。后来,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会馆也都以“万寿宫”为名,据说全国数量不下几百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