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岳麓山·辛亥篇(2):黄兴墓

标签:
长沙岳麓山黄兴黄兴墓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走读岳麓山·辛亥篇(2):黄兴墓
自蔡锷墓往山上,为黄兴墓。在1917年4月15日,也就是蔡锷下葬3天之后,黄兴以同样的国葬之礼安葬于此。据记载,当天渡河送葬者达六千人以上。
黄兴墓由长长的石阶墓道导入,墓区中建有四棱形墓碑,高10余米,由整块花岗石雕琢而成,如一柄丹心碧剑直刺苍穹,石碑正面嵌有刻着“黄公克强之墓”的紫铜墓牌,墓碑四周建有护栏。黄兴灵柩就葬于墓碑之下,随葬的是他曾经用过的指挥刀、辛亥南京之战时缴获的一个炮弹筒以及生前用过的笔筒。
墓碑基座四面也嵌有铜质铭牌,分别刻着章太炎撰写的挽词、黄克强遗奠辞以及孙文等的挽联。
章太炎撰写的挽词是:南纪维衡,上摩玄苍;厥生巨灵,恢禹之疆;发迹自楚,命畴大荒;行师龙变,阖开不常;广宣汉威,莫我抗行;小叶之虏,若炊而僵;国难未艾,神奸犹狂;之功中圮,何天之盲;中兴肖肖,宠赂犹章;頩怒歕血,瘼此献萌;死为鬼雄,以承炎黄。
黄克强遗奠辞也是章太炎所撰:维中华民国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孙文、唐绍仪、章炳麟、岑春煊、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胡汉民等谨以玄酒菜香遗奠黄君克强之灵曰:呜呼哀哉,洞庭以南,奇才所并,岷江之北。再大横庚,庚而农首,出言为屏,黄书噩梦。除惑解酲,旷三百年,遗兹典型,曾胡特起。忝尔攸生,烈烈黄君,允文伊武,忾是齐州。而戴索虏,内纠楚材,上告黄祖,趠行万里。瀛海奥阻,有械百梃,有众一旅,同盟初起。揉此兆民,义从荟集,郁如云屯,繄君材武。善循军人,智勇参会,叱咤扬尘,南暨赤道。西讫洮岷,东发受书,悉为当伦,乃临番禺。桀入其闉,死士七十,并命扣门,气矜之隆。天下归仁,赫赫黎公,振威江夏,寇如犬羊。义师弱寡,弹丸雨注,渚宫为赭,君自南岛。走集其野,坚守三旬,寇疲不暇,群帅反正。虏无扦者,南都草创,朔方假器,以彼孱夫。而歆帝制,潜志未伸,民赤小塈,林宋既鉏。戎心聿肆,秣陵兴师,三方凌厉,虽知败×,新我民气(×者,左血右止)。江河异味,唯麦与秔,文化既别,更为柔刚。孰是民气,而忘国常,如彼飞蝇,走热去凉。方君得志,扬威武昌,兵挫亡奔,詈语侊侊。呜呼哀哉,飘风骤雨,势不终朝,三岁克捷。亦覆其巢,遗蘖未剪,俊民萧条,如何我君,既竭贤劳。曾不宿留,以靖桀枭,国亡元老,江汉沮消。呜呼哀哉,乱流不澄,善人缄齿,闻君弥留。不谈国事,遗言满牍,伊谁所志,呜呼哀哉,尚飨。
同盟人孙文等谨致祭于黄先生克强之灵曰:呜呼哀哉,夷夏之防,国家之纲,烈士之血。小人之舌,天降之殃,绝纲决防,有血已碧。有舌如簧,贪天之功,其炎熊熊,奔啸都市。敲鼓撞钟,国有天子,歌功拜起,土崩瓦解。以惑当世,爱憎之间,若操斧钺,以逆乱顺。如鬼如蜮,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巅之倒之。丧我人豪,呜呼哀哉,缅怀当年,汉地胡天。攘夷存夏,孰为之先,亦有圣贤,为国大盗。割裂诗书,异族是保,义旗一拂,君臣变色。老生小儒,诋为大逆,公与吾侪,如骖之勒。河山百战,乃有今日,曰在东京【长沙】岳麓山(一):先人的墓园,刑马作盟。橐矢擐甲,以入国门,投鞭断流,河口惠州。众庶梦梦,谁与为谋,公与吾侪,声应气求。师期一误,蹶于虏酋,巍巍羊石,天南半壁。负海阻山,国之岩邑,公与吾侪,斩关而入。一夕黄花,染为血色,大猷皝皝,两湖三江。中部同盟,若纲在网,公与吾侪,逐北追亡。舆榇衔璧,旗门受降,六合既一,粤修文德。漏网吞舟,坐滋国贼,公与吾侪,陈师以出。一击不中,修其羽翼,申椒既夷,萧艾离披。功满天下,毁谤随之,悠悠海内,若成若败。玉垒初完,金瓯未碎,谁为长城,岳岳英英。谁树典型,炳炳灵灵,崎岖十载,天壤一人。怀此民物,以及友生,呜呼哀哉,尚飨。
挽联有: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孙中山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
以勇健开国,更宁静持身。贯彻实行,始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沪上,忽哭公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蔡
当世失斯人,几疑天欲无中国。遗书犹在箧,此行吾愧负平生。
生平风谊兼师友,天下英雄惟使君。
成功却爱身萧散,大勇那知世险夷。
功在国家,推翻数千年专制。名垂史册,救起四百兆同胞。
墓地四周还立有石碑,分别刻着各地督军、省长的铭文、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