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2015-09-28 09:41:21)
标签:

芷江

受降纪念坊

怀化

抗战受降地

旅游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离开凤凰,赴芷江,参观抗战胜利受降地。受降地位于距离芷江县城3.5公里的七里桥村,70年前,就是在这里举行受降仪式,确定了日本投降的各项具体条款,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实质性工作。如今,一座庄严的受降纪念坊将值得中华民族永远记住的这一伟大时刻定格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

受降纪念坊建于抗战胜利的次年,后在1966年被毁,1983年重建,2010年根据新发现的老照片,按原貌再次重建。

为四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整个造型如同一个“血”字,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多的浴血奋战,用三千五百多万同胞鲜血换来的胜利。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纪念坊正面领额“震古铄今”四个大字为蒋介石所题。立柱上分别刻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幅是蒋介石所题:“克敌受降威震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联为李宗仁所题“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

正面中门“震古铄今”四字下方刻“受降纪念坊”,是当时的芷江县长杨化育题;东拱额联“布昭神武”,为于右任题,西拱额联“武德长昭”,为孙科题。

背面中间首额“蔚为国光”,为当时的湖南省主席王东原题;两侧立柱也有两幅楹联,中间一副:“舞水明山祥启中兴 永志受降三楚地;国家民族奋平外患 还期耀德五州畔”,也是王东原所题;侧联为所题:“我武自维扬 沧海依然归禹弓;受降昭盛典 神州从此靖烟尘。”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在背面中间“蔚为国光”题字下方镶嵌一块铜牌,上面镌刻着“芷江受降纪念坊记”。在网上找到铭文的全文:

“我国崛起东亚,巍然五千年矣!立国精神,原在大同。睦邻柔远,扶弱继绝,斯为帜志。清季甲午以还,东邻日本,肆蚕食野心,强偂我台湾、琉球,而东北数省亦浸假受锉见告。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肇衅,我最高统帅国府主席蒋公曾宣示: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忍让为国,于兹可觌。然敌未悔祸,骄逞其兵,以三月即可亡我。我为所迫,遂起全面抗战,顾敌侈志,欲争霸环球,微仅在我一国已也。既美英苏各友帮与我同盟,德意瓦解,敌又以湘西之战失利,本土为美弹所震,乃袒服请降。 时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背面东西拱额分别为“光昭史迹”、“丕振天声”,没有题刻者名字,在网上查说是分别为居正和王云五所题。

受降纪念坊的旁边便是当年的受降会场旧址,这是由三栋木板房组成的一组“U”字形营房建筑。这里原为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第十四中队营房,建于1938年,为美式风格,横条状黑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在“U”字形分布的三栋木板房中,位于顶端的一栋便是当年的受降典礼会场。会场按当年受降的原貌布置,难得的是连桌椅、沙发等都是当年的原物。会场面积大概为120平方米,右边中墙悬孙中山像和“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横联和条幅,及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下贴“总理遗嘱”、“青年守则十二条”、“军人读训”。

中方受降代表席,从右至左分别为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中将、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和美军作战部参谋长柏得诺准将。

两旁的代表席分别为各个方面军的司令长官和行政院顾问团成员卢汉、王耀武、顾祝同、汤恩伯、杜聿明、廖耀湘、张雪中、吴奇伟。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下方为日方代表席,中间为日本投降代表、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右边为参谋桥岛芳雄中佐和译员中村辰男,左边为前川少佐。

后墙上挂的是中、美、英、苏四国国旗,下方的V字表示胜利。布置了一张记者席。

会场布置没有任何装饰,严肃而简朴,1945821日受降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日方代表今井武夫少将向中方递交了日军在中国大陆、台湾和北纬16度以北的越南地区内所有日军陆海空军之战斗序列、兵力位置以及各种指挥系统等表册和文件,并接受中方所给的关于日本投降具体事宜的备忘录。

艰苦卓绝的抗战在这里宣告结束,中国人民迎来了近代史上第一次抗击外侮的伟大胜利。在这之后的99日,中国战区日军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何应钦代表蒋介石出席受降,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投降。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受降会场两边的木板房分别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和何应钦办公室。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其实是个存在时间很短的机构,是抗战末期但1944年冬才成立,到19465月止,总共只存在了一年多时间。总司令为何应钦,参谋长萧毅肃,直接统领新成立的四个方面军,还负责指挥原有的各个战区司令长官部。

陆军总司令部先是在昆明筹备成立,原拟迁驻贵阳,后改迁湖南芷江。总部到芷江不久,日本即宣布投降。

在受降纪念坊另一侧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这是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前夕建成。进门迎面是一个巨大的象征胜利的“V”字雕塑,十分提气。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纪念馆的陈列内容主要围绕芷江受降,包括实物、图片、电文等,内容很丰富。展示的很多文物是在别的纪念馆没见过的,如今井武夫乘坐飞机降落芷江机场时的照片、受降仪式的照片等,还有日本投降后中美两军散发给日军的传单等。

恐怕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有个疑问:当时为什么选择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山城受降?展览中也给出解释,因为这里是“抗战前线的后方,抗战后方的前线”,是中美空军联队的大本营,拥有中国战区第二大飞机场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此外,抗日战争最后一场大会战“雪峰山会战”刚刚在这里结束,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大获全胜。总之,历史选择了这个小城,芷江也因此载入史册。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湘西行纪(28):芷江,抗战受降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