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2015-05-08 11:51:35)
标签:

蹄窝

京西古道

石佛岭

门头沟

旅游

分类: 踏访京郊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小长假最后一天,返程车流量会很大,出行得避开北边和南边的几条高速公路,选择往西走,寻访京西古道。

从阜石快速路往西,上西六环,从军庄桥下六环,走109国道进入到门头沟大山里。按照百度导航,离开109国道后,还走了一段盘山道,找到驴友所说的石佛岭古道所在的东古岩村。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在驴友的博客里,看过很多京西古道的攻略和游记。京西群山之中遍藏乌金,元明以来,京城人家皆以石炭为薪。加之这里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京城,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商旅道路。

京西古道有北、中、南三条主要线路,南线是通往潭柘寺的庞潭古道、芦潭古道,主要是一条上香古道;中线是经门头沟圈门到王平镇;北线从模式口,经琉璃渠,到王平,这也是京西古道的主干线。

石佛岭古道便是京西古道北线保存比较完好,也是较为经典的一段。踏上绕在半山腰的古道,先是一段砂石路,没多少“古味”。正在“失望”间,随着山道转个弯,就看到路面已经由砂土变成被踏磨得光滑闪亮的石块,顿时感觉到了“古意”。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路宽约三四米宽,外沿有不足 一米高的拦墙,墙外便是悬崖,崖下就是永定河谷。京西古道北线大体上是沿着永定河谷蜿蜒西行。石佛岭这一段,是在濒临河谷的半山腰上凿出来的。在距离河床这么高的峭壁上凿路,显然是为了古道的安全,要知道当年的永定河可是水流湍急,路筑在高处可以避免洪水泛滥时不被淹没。

古道顺河谷修筑,现代的铁路、公路在山区多半也都是选择沿河谷修建,因为这是最经济可行的。石佛岭古道下的河谷里,便有两条铁路、一条公路并行。

河谷两侧分别由一条铁路,位于南侧山崖下的单轨铁路是京门铁路,这是为了给京张铁路提供动力煤炭,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从西直门到门头沟的支线铁路,也正是这条京门铁路的修建,使京西古道失去向京城输送煤炭的作用,最终荒芜;远处位于河谷对岸山崖脚下的复线铁路是50年代修建从北京丰台到河北沙河的丰沙线;公路则是109国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古道、中国最早的支线铁路、现代化的电气化铁路、永定河古道、公路国道,一个几百米宽的河谷,浓缩了一幅古今立体交通图,就像是一个交通历史博物馆。大概只有在这里能看到这样有趣的场景,这也为石佛岭古道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石佛岭古道所铺的石块,大小不一,很不规则,应该都是在附近就地取材的。每隔两三米便立有一段“门槛”似的长石条,这是用来防水的。古道中间一段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而成的,人称“石门”。这一段的路面是与山体连为一体的岩石,上面布满蹄窝。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这些蹄窝都是当年的驮队、马帮留下的,能硬生生地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这么深的蹄窝,该经过多少年、多少驼马的的千磨万击啊。

留存下来的石佛岭古道并不长,也就几百米吧。古道尽头的崖壁上并列四块摩岩碑,摩岩碑刻于明万历年间,中间一块记述当年修路情况,其余三块记录捐资众善芳名。最北侧的摩崖石碑略低于其它三碑,碑首刻有三尊佛像,石佛岭便是由此得名。

摩崖石碑附近是个曾经的采石场,也正是当年开山采石,使得百年古道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京西古道与古村(1):石佛岭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