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六记(一):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

标签:
燕国琉璃河琉璃河遗址旅游房山 |
分类: 踏访京郊 |
房山六记(一):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
琉璃河商周遗址最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发现,1972年正式开始发掘。发掘出的遗址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便建于遗址墓葬区的。博物馆为仿唐风格的楼阁式建筑,馆前的墙壁上刻着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题写的馆名“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里除了展示文物的展厅,还原地保留了两组墓葬、车马坑。参观过安阳殷墟遗址,那时比西周还早的商代墓葬和车马坑遗址,规模也比琉璃河遗址大得多,不过燕国毕竟只是个诸侯国,规模小也是符合其规制的。有意思的是,在博物馆内原址展示的车马坑中,有一处竟然出土了六匹马,俨然“天子驾六”的规格。专家解释,由于琉璃河这个都城为周早期,《周礼》还未成型,这个六匹马的车马坑与后来的“天子六驾”是不一样的。但能出土六匹马的车马坑,说明这个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很高的。
在琉璃河遗址出土了很多文物,最珍贵的是几件青铜器:
伯矩鬲,1974年出土,在博物馆看过不少青铜鬲,但这件伯矩鬲器型十分独特,器身、足、盖、盖钮皆采用浮雕式的牛头作纹饰,整个鬲由7个牛首组成。鬲盖上两支粗壮的牛角翘起,构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是西周青铜器中的绝世珍品。
克罍、克盉,1986年出土,均为盛酒器具。这两件青铜器造型优美,古雅大气,在器物内壁铸有相同的铭文43字,大意是:周王说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命克(你的儿子)去做燕地的侯君,归其管理的还有当地的羌族、驭族等六个部落。克到了燕地,接受了土地和有司等政府机构。为纪念此事,克铸造了这两件宝贵的器物。
这段铭文,完整地记录了燕国的立国史,证明器物主人“克”就是实地就封的第一代燕侯,这与《史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相印证,解开了燕国历史之谜。
堇鼎,1974年出土,是北京地区发现的最大,也是最重的青铜器,重达 41.5公斤。
这几件青铜器现在都珍藏在首都博物馆,均为首博的镇馆之宝,在琉璃河遗址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复制品。虽然不是原物,但通过这几件器物,了解到北京城早期的历史。在北京生活2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知道3000多年前北京建城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