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980积分
  • 博客访问:38,492
  • 关注人气:804
  • 获赠金笔:753
  • 赠出金笔:12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图片博主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通惠河平津闸

(2015-04-08 10:15:36)
标签:

通惠河

龙王庙

高碑店

平津闸

旅游

分类: 客居北京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长假最后一天,到高碑店参观通惠河平津闸。

高碑店就在京通快速路南侧,位于长安街延长线的正东方向,距离天安门广场仅 8公里,号称“距离天安门最近的村”。不过,虽然在行政区划上还是一个“村”,但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村”了,基本上与城市无异。主要产业也早已告别农业,而是以商业、文化旅游为主业,打造的一条古典家具街,在业内名气很大

不过我们来不是逛街的,主要是想来看看高碑店的几处运河文化遗址。高碑店村紧挨着通惠河,在历史上便是“因河而兴”,成为北京城近郊的漕运码头。通惠河算是京杭大运河的“延长线”,最早的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通州张家湾。元朝时,郭守敬主持修建了运河“延长线”,将运河漕运延伸到北京城内的积水潭,元世祖亲自将这段运河命名为“通惠河”。

通惠河平津闸

但由于北京地势是西高东低,为了让自东向西的漕运通畅,郭守敬还在通惠河沿线修建了24处船闸,“天旱水小,则闭闸堵水,短运剥船;雨涝水大,则开闸泄水,放行大舟”,位于高碑店的平津闸便是其中之一。

明朝迁都北京后,通惠河的城内段不再通航,遂改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为通惠河的起点。明朝嘉靖年间,御史吴仲主持修浚通惠河,将原先通惠河上的船闸改为五座,保留下来的船闸中就有平津闸。现在,这五座船闸,只有高碑店的这座平津闸(三闸)尚有遗迹可寻,其他几座古闸几乎全无踪迹。

平津闸本有上、下两闸,相间七里,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上闸的一块挑闸板。这是一块很长的条石,一头斜埋入土中,另一头凿了一个圆形的洞孔,应该是用来拴住粗绳,垂入水下的绳头以铁钩钩挂住闸板。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如今的河道也不是当年的运河原貌,高碑店段在早些年修建了一个小水库,看起来像是一个湖。

在湖中间靠近岸边的位置有座小岛,岛上有座小庙,名“将军庙”。供奉的是关帝,但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供奉的是北宋名将孟良。高碑店一带曾是古代辽宋征战的地方,相传孟良曾扎营于此。

岸边另有一座龙王庙,一看便是重新修复的。龙王庙院子里立有一座石碑倒是古物,石碑碑额刻着“龙王庙记”四字,碑身上的刻字已经模糊,在网上查到,这是明嘉靖年间重修龙王庙时所刻,撰文者即主持修浚通惠河的吴仲。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中国古代,凡有河的地方必有龙王庙,通惠河畔的龙王庙是用来祭祀龙神“通惠运河水丰漕顺,永通而惠泽京城”的,据说过去每逢二月二“龙抬头”,乡民都要聚集到漕运码头上的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

龙王庙旁边是一个广场,立有郭守敬的雕像,自然是纪念他主持修建通惠河的丰功伟绩。在北京,我已经记不得这是我看到的第几座郭守敬雕像了。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通惠河平津闸

阅读(1124)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