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2014-12-29 11:09:12)
标签:

佛学

显通寺

普陀山

五台山

旅游

分类: 晋陕内蒙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出塔院寺,拐个弯就到显通寺。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略晚于白马寺数年,世称“中国第二古寺”。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唐朝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时,太祖赐额“大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寺院,五台佛国历史始自于此,所以有五台山“祖寺”之誉。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之首,显通寺则是青庙之首。

寺庙中轴线上排列着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藏经楼等7座殿宇。难得的是七重殿宇各具特色,样式并不雷同,在汉传佛教寺院是很少见的。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观音殿在院南,清代建筑,五开间,门上有乾隆御笔“霞表天城”匾额。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普陀山是观音道场,但显通寺却是普陀山观音的“老家”。史载唐朝时日本僧人慧锷从显通寺请了一尊檀香木观音像,欲东渡回日本供养。但船到了普陀山附近海面,突然惊天骇浪,把船又打回普陀山,慧锷突然悟到:看来观音不肯远渡重洋,于是就在普陀山上建寺修殿,供起了这座“不肯去观音”,普陀山也从此成为南天佛国。现在显通寺观音殿里供奉的便是后世仿造的“不肯去观音像”。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大文殊殿是显通令的第二重大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显通寺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五尊,分别是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

第三重大殿为大雄宝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大殿面宽九间,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平面为凸字形,形制与一般佛殿不大一样,木雕彩绘尤为精美。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大雄宝殿后为无量殿,宽七间,重檐檐山顶,是我国古代无梁建筑中的杰作。这种砖石结构的无梁殿在我国古典建筑中很少见,印象很深的是南京灵谷寺也有一座无梁殿,且都是明代建筑。灵谷寺无梁殿的体量比显通寺的大,但论建筑及雕刻,还是显通寺的无梁殿更精致,内部结构券拱与叠涩砌筑,外檐砖刻斗栱,十分繁复。

铜殿建于高台之上,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铸造,是中国现存四铜殿之一(其它三铜殿为北京颐和寺万寿山铜殿、湖北武当山铜殿和昆明鸣风山铜殿)。

铜殿为铜铸仿木建筑物,重檐两层,高约 5,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殿内四壁铸佛像万尊。殿身比例和谐,制作工精,柱额、斗栱、梁架、屋顶及吻兽脊饰皆为铜铸,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可惜仅东西两塔尚存。塔为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塔身铸满佛像和各种铭文。底座正方形,四角名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和头顶塔身。

铜殿后拾阶而上即到寺院最高层的藏经殿,也是显通寺最后一重殿宇。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