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标签:
佛学显通寺普陀山五台山旅游 |
分类: 晋陕内蒙 |
五台谒佛(4):青庙之首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寺院,五台佛国历史始自于此,所以有五台山“祖寺”之誉。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之首,显通寺则是青庙之首。
寺庙中轴线上排列着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藏经楼等7座殿宇。难得的是七重殿宇各具特色,样式并不雷同,在汉传佛教寺院是很少见的。
观音殿在院南,清代建筑,五开间,门上有乾隆御笔“霞表天城”匾额。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普陀山是观音道场,但显通寺却是普陀山观音的“老家”。史载唐朝时日本僧人慧锷从显通寺请了一尊檀香木观音像,欲东渡回日本供养。但船到了普陀山附近海面,突然惊天骇浪,把船又打回普陀山,慧锷突然悟到:看来观音不肯远渡重洋,于是就在普陀山上建寺修殿,供起了这座“不肯去观音”,普陀山也从此成为南天佛国。现在显通寺观音殿里供奉的便是后世仿造的“不肯去观音像”。
第三重大殿为大雄宝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大殿面宽九间,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平面为凸字形,形制与一般佛殿不大一样,木雕彩绘尤为精美。
铜殿建于高台之上,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铸造,是中国现存四铜殿之一(其它三铜殿为北京颐和寺万寿山铜殿、湖北武当山铜殿和昆明鸣风山铜殿)。
铜殿为铜铸仿木建筑物,重檐两层,高约 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殿内四壁铸佛像万尊。殿身比例和谐,制作工精,柱额、斗栱、梁架、屋顶及吻兽脊饰皆为铜铸,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铜殿后拾阶而上即到寺院最高层的藏经殿,也是显通寺最后一重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