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谒佛(2):黄庙之首菩萨顶

标签:
菩萨顶五台山旅游佛学杂谈 |
分类: 晋陕内蒙 |
五台谒佛(2):黄庙之首菩萨顶
菩萨顶。五台山寺庙众多,分为黄庙(藏传佛教)和青庙(汉传佛教)两个“系统”,菩萨顶为黄庙之首,地理位置也是极为“显赫”:位于台怀镇灵鹫峰上,在台怀镇几乎是抬头可见,就像是在拉萨随处可见布达拉宫。从山下仰望,飞檐斗拱、红墙黄顶,颇有气势。
菩萨顶创建于北魏,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历代曾多次重修。清顺治年间将其改为黄庙(喇嘛庙)。康熙年间敕令重修菩萨顶,“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使菩萨顶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并为五台山黄教首领扎萨克大喇嘛住持的地方。在清朝,五台山的喇嘛教事务,除镇海寺等6所黄庙归章嘉呼图克图管辖外,大多数喇嘛寺则归扎萨克大喇嘛统率。康熙和乾隆均多次到五台山朝拜,均住在菩萨顶。
菩萨顶寺前有石阶一百零八级,一座四柱七楼的木牌楼立于石阶之上,牌楼中门上悬匾额,康熙御笔“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
虽是黄庙,但从结构布局到大殿等建筑,都是汉传佛教的样式,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文殊殿等,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因为居于山顶,不算很开阔,所以整体布局较为紧凑。
除了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和文殊殿两座大殿,寺内还有怖畏金刚殿,这也是藏传佛教才有的。
导游特地把我们带到后院,说这里放置的大铜锅很有名。其中一口大铜锅,口面直径 2.04米,深1.15米,另一口大铜锅口面直径1.68米,深1.1米。这些铜锅,过去每年“六月大会”用一次,做斋饭,蒸白面魔王,供所有黄庙喇嘛们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动,跳神镇魔用;腊月初八佛成道日还用一次,做成“八宝粥”供佛和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