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2014-11-26 11:27:57)
标签:

旅顺博物馆

旅顺口

关东厅博物馆

旅顺

旅游

分类: 东北三省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前身是日本人时代的关东厅博物馆,位于旅顺口太阳沟。真得佩服日本人,他们占领旅顺后不久,就想起要建立博物馆等文化设施。1915年,他们先是在俄国人留下的俄清银行旧址创建了“物产陈列所”。接着在未完工的沙俄“陆军将校集会所”基础上建造新的博物馆馆址,1916年开工,1918年落成。这前后,“物产陈列所”先后改名为“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关东都督府博物馆”、“关东厅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二战后,由苏军接受,1951年移交给中国政府。

旅顺博物馆是由日本建筑师前田松韵主持设计,有介绍称之为“典型的近代复兴式折中主义风格”,但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座混杂了诸多西洋建筑元素的欧式建筑。高耸的塔楼、拱券形门廊、变化多样的立面,以及繁复的山花饰面,将各种建筑元素融为一体,连柱子都是有圆、有方,倒是很漂亮。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学习西洋建筑的历史也并不长,把他们觉得漂亮的建筑元素都用上,也是正常。

我到的时候已经过了开放时间,进不到里面参观,看到资料上说博物馆里面也是高大气派、宽敞明亮。所用材料更是考究,甚至用上了从意大利运来的大理石。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说实话,日本人当时大概是真的把旅顺当自己家在经营了,不然也犯不着费这么大劲建这么漂亮一博物馆。博物馆最初的名字叫“满蒙物产馆”暴露了他们的野心,日本人是不满足于仅仅占领旅顺的,乃至东三省的,他们还想把蒙古也纳入其殖民统治。建这座博物馆的目的之一便是要树立“满蒙”文化的独立,建立满蒙自己的历史叙事,本质上是为其殖民拓展服务的。

没能进馆参观,但从介绍上知道,旅顺博物馆的馆藏十分丰富。按照其“级别”,旅顺作为大连下辖的一个区,也就是县级吧,但可不能用县级博物馆的水准来看它,因为日本人不仅为这个博物馆留下这么精美的馆址,而且打下了馆藏文物的底子。

除了中国书画、青铜器,大连及东北地区考古发掘的文物,甚至还有万里之外西域的文物,也都是日本学者从西域弄来而后捐赠的,包括印度犍陀罗石刻、新疆“干尸”、梵文《法华经》写本等。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没看到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但绕着博物馆转了一圈,看到了几处放置在室外的展品,也很精彩。如辽代画像石棺,是前些年征集入藏的,出土于辽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上刻浮雕,反映了契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

还有一根巨大的铁锚,是被日军击沉的沙俄军舰上的,2007年从旅顺港水底打捞起来的。

最有意思的是室外草地上有一片硅化木林。硅化木是木化石的一种,并不少见,但第一次见到像这样成林的,有的是立着的树桩,也有树干形状保持完好的整棵树,让人联想到这些硅化木在成为化石前就是一片树林。这片硅化木林出自辽宁省北票市,距今约16亿至18亿年。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百年沧桑旅顺口(7):旅顺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