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的日俄遗迹(1):白玉山上“国耻碑”
(2014-11-15 10:25:36)
标签:
白玉山旅顺旅顺口日俄战争旅游 |
旅顺口的日俄遗迹(1):白玉山上“国耻碑”
从天津飞大连,晚上的航班遇雷阵雨延误,折腾大半宿,取消航班。凌晨3点多,被安排到机场附近的一家小宾馆住下,早晨6点半就被电话叫醒,说是让退房,有车来接我们到机场。磨蹭到7点半下楼退房,吃了点早餐,就乘大巴返回机场。只睡了2个多小时,但整个上午也不觉得太困。
计划9:30的航班,一直等到10点才通知登机。这次还行,10点半起飞,11点半到大连,没想到快降落又出“状况”:飞机都已经到机场上方了,眼看就要落地,突然又拉升起来。一飞机的人心又“悬”了起来,难道还不能顺利抵达?好在飞机在空中转了一圈,大概10分钟后又飞回机场上空,这次顺利着落。
真是一波三折,原本应该昨晚10点半抵达的航班,一直延误到今天中午11点半才抵达,晚点13个小时。很多年没有碰到取消航班的情况了,记得上次由机场安排住宿还是1998年从长沙回济南那次。近些年坐飞机,虽然老晚点,但基本上没有太离谱的,这次总算赶上一次。不过整个过程中,虽然很折腾,但我还是挺平和的,概率嘛,这么多年碰上一次也正常。中途跟在法国的孩子和孩儿娘用微信联系几次,他们安慰我别着急,在那种情况下是个挺大的安慰。
我告诉自己,事情已然这样,沮丧也没用,关键是怎么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一是预订的大连国际酒店,昨晚的房间已经确认,在携程上团购的,不能退了,损失280元,把剩下一天的给退了;二是反复考虑决定改变行程,不在大连市区住了,直接住到旅顺,毕竟这次大连之行重点是旅顺,必须确保。
到大连机场,还是把拖箱寄存了。去旅顺就住一天,回大连还得倒中山路一带转一转,带着箱子不方便。接着打车到旅顺口,坐大巴也行的,但耽误时间。门口有出租车,开价150元,我也没多费口舌,就打了。上车后,司机告诉我,被出口的管理员“宰”了50元,如果直接找到他的车,100元就够了。无所谓啦,那些人挣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不到1个小时就到旅顺,我让司机推荐了一家宾馆,绿波酒店,条件虽然一般,但位置不错。170元,这个价位就算性价比不错的了。进房间,冲个澡,抓紧睡了一觉,折腾一个晚上,得补个觉,否则下午没法玩。
只睡了半小时就醒了,吃了点带的饼干等,权当午餐了。下午2:30出发,开始在旅顺的自由行。
按事先的“规划”,打车直接到白玉山山顶,车费20元、停车费10元、门票40元,不便宜。不过打车上山省了时间。
登上海拔 130米的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军港就在山脚下,面朝军港的山坡上有几座灯塔排成一列,显然是为军舰进出军港提供标识的,不过现在的军舰都装备先进的电子设备,这种靠目测的方式应该用不着了吧。
山顶的北侧,有一座海军兵器馆。看过北京的军博,再看这里展出的兵器,就没太大意思了。有一组展品是军博没有的,毛泽东1953年视察海军,乘坐“南昌舰”时,办公用的桌椅和舰钟等,在这里原样展出。
与兵器馆相对的山顶南侧,耸立着一座塔,也是日本人在日俄战争后修建的。该塔动工于1908年5月,竣工于1909年11月12日,驱使中国两万劳工日夜赶修。初名为旅顺忠魂碑,后改称表忠塔。
塔高66.8米,圆形底座,直径34.8米,据说其石料是从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海军堵塞旅顺港口的17条沉船上打捞出来的。基柱、塔身、塔尖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塔顶造型像是像榴弹炮的弹头。也有介绍说,表忠塔整个塔身呈蜡烛状,寓意祭奠战死者的长明灯永不熄灭。
塔顶北面出入口镶有一块铜匾,上面刻的碑文,是由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统帅、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最高指挥官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撰写。
表忠塔落成后,日本人每年都要在此举行祭祀活动,并且时常有日本皇室和内阁重臣专程从日本来到这里主持祭奠,成为不折不扣的军国主义招魂碑。
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4年的日俄战争,是开启日本军国主义的两次重要战争,并且都与旅顺有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旅顺是日本军国主义膨胀的“起点”,也是所谓的“大日本帝国”最终盛极而衰的起点。但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旅顺自然成为他们炫耀武功、宣扬“武运长久”的最佳地点,甚至专门开辟了“旅顺战绩旅游”线路,白玉山便是三条旅游路线中的一个。
1945年旅顺口解放后,称名为“白玉山塔”。虽然不断有拆毁此塔的建议,但还是保留下来了,作为日本侵华的罪证,也是我们中国人铭记历史耻辱的国耻碑。
下山有索道,但我没有坐,而是步行,走山坡南麓的盘山道。半山腰看到路边有一门加农炮,炮座上刻着“甲午古炮”四个大字。但其实这门炮的历史可不是这四个字就能概况的,而是浓缩了旅顺口近代以来的屈辱史。
这门炮起初是清政府在1881年自德国购买的,口径为210毫米,最早不是放在白玉山,而是在老虎尾西鸡冠山炮台。但甲午战争中,清军一败涂地,这么炮有没有发挥作用都难讲。后来俄国人占领旅顺,为加固旅顺口要塞的防御,将这门加农炮从老虎尾西鸡冠山炮台,移到老铁山。日俄战争后,日军将此炮安置在白玉山半山腰的“观光线路”上,作为战利品展示。
白玉山在晚清曾设置有军械库,还建有炮台,但均在甲午战争中都被摧毁,现在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