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天津(9):利顺德大饭店(上)

标签:
利顺德饭店天津解放北路利顺德旅游 |
分类: 津冀鲁豫 |
寻访老天津(9):利顺德大饭店(上)
1863年春天,在天津传教的英国圣道堂牧师约翰·殷森德(John Inno—Cent)在英租界内购地6亩,建造了一栋瓦楞铁顶平房,作为货栈、旅馆之用,人称“泥屋”、“老屋”。取名“利顺德饭店”,“利顺德”三字源于孟子“利顺以德”,亦与其中文名字“殷森德”谐音。
1886年,殷森德与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等合资将饭店改建为三层、转角塔为五层的楼房,成为当时天津最高建筑物。
1924年秋,因为宾客增多,客房不敷使用,在老楼北侧又建了一座四层楼房。楼房里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奥的斯电梯,目前电梯仍能运行,应该是我国现存仍能正常运行的最古老电梯。
前些年又进行了提升改造,但没有新建什么,建筑的整体外观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临街的墙外加了一层木结构的装饰。站在饭店对面的维多利亚花园,可以看到饭店拐角处的五层方塔,那是1886年与主体的三层楼同时建的。与转角方塔相对的是1924年增建的四层新楼,说是新楼,其实也有90年的历史了。
从1863年创立时起,利顺德大饭店就一直是天津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场地,美国等国都曾将领事馆设于酒店内。当时的天津,是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政治中心,《中国丹麦条约》《中国荷兰条约》《中葡天津通商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诸多条约都是这里签订的。
曾经在利顺德下榻的社会名流、达官显贵更是数不胜数。这可是当年全天津、乃至全中国最豪华的酒店啊,各界名流但凡来天津,都得来此下榻啊。
现在利顺德大饭店专门开辟了一个博物馆,讲述酒店100多年的历史。饭店住客可以免费参观博物馆,非住客得买门票,50元,不便宜,但我还是买票进去参观了。虽然只是一家饭店的博物馆,但展示的文物却十分丰富,让我们领略到在中国饭店史上的一个个“第一”:
还有饭店早期保存的1876年版莎士比亚全集、1890年版弥尔顿诗集、末代皇后婉容、 赵四小姐、宋庆龄等弹奏过的钢琴等,都已经是很珍贵的文物。我很感兴趣的是博物馆里展示的几份精致的“老菜单”,既有西餐,也有中餐,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天津“上流社会”的生活时尚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