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天津(4):法租界大法国路(下)——大清邮局旧址

标签:
大清邮政天津大法国路解放北路旅游 |
分类: 津冀鲁豫 |
寻访老天津(4):法租界大法国路(下)——大清邮局旧址
这幢建筑建于1884年,但并非专为大清邮政局所建,而是天主教会所建,但建成后就被津海关租来,供刚成立不久的新式邮政使用。
那个时候,在还没有“邮政”一词,起了一个今天看来很怪的名字:“海关拨驷达局”,“拨驷达”即邮政英文post之意。1896年才改称天津大清邮政局,至1915年迁出。
在进驻这栋建筑之前的1878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就让创办了“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邮政机构。著名的大龙邮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套邮票就是由天津海关书信馆首发的。
大清邮政津局旧址是现存唯一的大清邮政局建筑,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目前已经被辟为天津邮政博物馆,我们很想进去参观,但因为春节放假,没有开放,以后有机会再来天津一定要专程来看一看。
天津中法工商银行大楼,在大清邮政局旧址对面,门前的街口便是法租界与英租界的交界处。始建于1919年,1932年至1933年、1936年增建,设计师是法国人马利奎特。建筑主体四层、局部五层。主入口设于街角,呈弧形布置了极有气势的10根科林斯石柱。四层向内收起,外侧又设置了一排体型较小的列柱。上下两层柱廊,使建筑立面显得更加丰富,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古典复兴式转角建筑”。
解放后,这栋大楼曾经是天津市总工会办公大楼,现在为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使用,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