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运河遗存(下):万宁桥与什刹海

标签:
什刹海火神庙玉河万宁桥旅游 |
分类: 客居北京 |
北京的大运河遗存(下):万宁桥与什刹海
这次修复挖出了被埋多年的镇水兽,现在放置在桥西边的岸边。两只镇水兽,趴在河岸上,龙头龙身龙爪,龙爪中还抓着两团水花,龙身很短,乍看就像只大虎。虽然名为“兽”,但却不是威猛唬人的样子,反倒是温柔可爱、憨态可掬。
万宁桥虽然只是一座小小的单拱桥,但却是扼守大运河与积水潭的水上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元朝时,漕船可从通州沿通惠河一直驶入什刹海,就要经过万宁桥下。
万宁桥畔有一火神庙,以前就看到过,但没有开放,现在修缮后对外开放了。规模不大,庙门朝南,门额上写着“敕建火德真君庙”。这是一座道观,始建于唐,元顺帝重修。明代万历年间,因宫廷连年发生火灾,于是下令扩建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
现在地图上,什刹海和积水潭是两个地名,但事实上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积水潭就是今天的什刹海,这里是当年大运河的终点。看着如今的什刹海,完全就是一个城市湖泊,并无水系向外沟通,很难想象,在当年却是万帆云集的运河终点。那个时候,什刹海北有水系与西郊瓮山湖(昆明湖)、玉泉山诸泉相连,南有通惠河与大运河想通。几百年城市变迁,人口剧增、气候干旱,让北京的水系早已面目全非,曾经作为帝国大动脉的大运河也只剩下几处孤零零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