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2014-06-09 11:25:55)
标签:

颐和园

廓如亭

十七孔桥

乐寿堂

杂谈

分类: 客居北京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依然是个暖和天,气温虽然比前两天稍低,还吹了点小风,但空气很好。上午我俩就出门,打车到颐和园新建宫门,用她的话说,到颐和园“晒太阳”去。

    在北京的这几大皇家园林里,我们去的最多的大概就是颐和园了。颐和园实在是太大、太美了,来这么多趟,每一次都有新感受,每一次都有新发现,真的是百游不厌。今天我们的路线是,从新建宫门进,到十七孔桥。本来想到湖心岛上的,可小岛正在封闭维修,只在桥这边看了看桥头的廓如亭。

    各种各样的亭子见得多了,但颐和园的这座廓如亭却很特别——体量超大:“建筑面积”约140余平方米,完全不是常见的那种“园林小品式”的亭子,更像是一座楼阁。亭子的体量大到有内外三圈、共40根柱子撑起一个巨大的重檐攒尖亭顶。体量虽大,但造型却十分舒展,稳重而不笨重。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亭子与十七孔桥相连,这座桥也是园林中少见的长桥,桥长 150,十七个桥拱托起弧形的桥面,若长虹卧波,美不胜收。桥的东西两端,分别是南湖岛、廓如亭。作为一个整体,体量超大的廓如亭倒是与十七孔桥很是协调,若是一座小亭子,是“压”不住的。

廓如亭与十七孔桥都是乾隆清漪园时期的建筑,廓如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亭子,十七孔桥也是园林中最大的桥梁,这就是皇家园林的气度。

在湖边离廓如亭不远的地方,有一头铜牛坐落在堤岸上。这也是清漪园的旧物,当年乾隆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他还撰写了一篇《金牛铭》铭文,用篆书镌刻在铜牛背上。铜牛铸造精良、形象逼真,更刻有乾隆铭文,成为昆明湖畔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再到慈禧太后当年住的乐寿堂,这是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之后新建的,是慈禧的寝宫。乐寿堂前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的一个“枢纽”。来过多次了,没仔细看,况且不让进去参观。乐寿堂前的三对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印象很深,我特意查了一下,这是取谐音,意为“六(鹿)合(鹤)太平(瓶)”。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