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标签:
颐和园廓如亭十七孔桥乐寿堂杂谈 |
分类: 客居北京 |
不一样的颐和园(7):廓如亭与十七孔桥
廓如亭与十七孔桥都是乾隆清漪园时期的建筑,廓如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亭子,十七孔桥也是园林中最大的桥梁,这就是皇家园林的气度。
在湖边离廓如亭不远的地方,有一头铜牛坐落在堤岸上。这也是清漪园的旧物,当年乾隆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他还撰写了一篇《金牛铭》铭文,用篆书镌刻在铜牛背上。铜牛铸造精良、形象逼真,更刻有乾隆铭文,成为昆明湖畔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再到慈禧太后当年住的乐寿堂,这是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之后新建的,是慈禧的寝宫。乐寿堂前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的一个“枢纽”。来过多次了,没仔细看,况且不让进去参观。乐寿堂前的三对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印象很深,我特意查了一下,这是取谐音,意为“六(鹿)合(鹤)太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