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尽的圆明园(2):福海

标签:
圆明园福海旅游 |
分类: 客居北京 |
看不尽的圆明园(2):福海
以前到圆明园都是奔大水法遗址去,大多数游客也都把大水法,或者将圆明园南门到大水法路过的长春园、绮春园就等同于圆明园了。其实,圆明园很大很大,从长春园、绮春园到大水法这条“常规”旅游线路看到的只是圆明园的东部,在西边还有福海、九州清晏,面积甚至比东部的长春园、绮春园还要大。今天我俩便是去游福海和九州清晏,探访从未到过的圆明园。
福海位于圆明园北部的中心位置,东边就是长春园,西边是九州清晏。圆明园本身以水景著称,主要景观都是是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因而走在圆明园里,看到的是一个个湖泊、池塘,大小不一,彼此间又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从地图上看,大小湖泊由河道沟通,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而在偌大水系中,福海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水面。
站在岸边,眺望福海,湖面辽阔舒展,碧波荡漾。湖中间有湖心岛,名为蓬岛瑶台,建于雍正初年,岛上有殿阁亭台。圆明园罹劫后几十年里,福海周边包括湖心岛上的建筑都被毁,前些年整治圆明园,也只是复建了蓬岛瑶台上的少量建筑。
福海水面近于方形,宽度约五、六百米。环列周围有十个不同形状的洲岛,将漫长的岸线分割开来。河道环流于福海外围,时宽时窄、有开有合,通过十个水口与福海相连。大小水面相映成趣,隔而不断,若即若离。走在湖边小道,刚才还是浩瀚开阔,转个身便是幽深宁静。
环湖的洲岛上,本来都布列了不同的风景,但都已灰飞烟灭。罹劫后的福海逐渐沦为苇塘、稻田,在西岸形成居民村落。这些年来逐步迁走,将原先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历史原貌,但诸如“圆明园四十景”之类的景观都未恢复。这些景观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有的连废墟都没有了。
今天,我们只能从“方壶胜境”、“平湖秋月”、“接秀山房”等如诗如画的名字中去想象当日之盛景。
恰逢狂风大作,让我们看到了平日难得一见的狂风摆柳景观。福海波涛滚滚,像是大海一样。看到好几处柳树被吹断了,得有七八级大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