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2013-03-01 14:47:30)
标签:

桑耶寺

山南

坛城

乌孜大殿

旅游

分类: 藏地秘境(五省藏区)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作为桑耶寺中心主殿的乌孜大殿,也是整个桑耶寺建筑群中最宏伟的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共有三层,一层为藏式结构,二层为汉式(中国内地)结构,顶层为印度风格。

底层大殿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十分高大,面阔7间进深4间,悬挂着大小幡幢。经堂中间是很多排喇嘛做佛事的座垫及藏式条桌,我们参观的时候,只有几个喇嘛和信众在为酥油灯添加酥油,一排排坐垫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红色的袈裟。经堂内多姿多彩。经堂左右两侧分别供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寂护、宗喀巴等塑像。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经堂里面是佛殿,佛殿地基比经堂高,步入佛殿,正中供着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像。导游说,这尊佛像是用整块巨石雕刻的,是藏传佛教石雕精品。

二层佛殿也供奉了很多佛像,说是汉式风格,但我觉得还是更像藏传佛教的风格。

三层则是很鲜明的印度风格,只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央供奉着几尊佛像,其中有一尊是双修佛像。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现在西藏大多数寺院都属于格鲁派,但是在乌孜大殿供奉的众多佛像中,还有宁玛派和萨迦派的护法神,这也是桑耶寺很独特的地方,由宁玛派、萨迦派和格鲁派三大宗派共同主持。

大殿顶部是漂亮的金顶,但与大昭寺等其他藏传佛教寺庙的金顶不同,桑耶寺的金顶是五顶相峙,中间是一个大的四方形金顶,四角分别立着一个小金顶,据说这是早期印度佛寺的营造法式。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乌孜大殿的每一层都绘有壁画,既有对藏地传说历史的描绘,也有莲花生大师的传记画,以及早期桑耶寺全景图、最早剃度出家的“七觉士”像等,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有名的是“西藏史”壁画,描绘了从远古传说中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止于九世达赖业绩,壁画长达 92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导游介绍了一些壁画的内容,我也拍了一些,但还是不甚了了,毕竟对西藏历史文化知道得太少,挺遗憾的。

桑耶寺自建成后因火灾而多次重建,但难得的是建筑格局始终保持了初建时的风貌,是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目前桑耶寺内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在六世达赖、七世达赖时重建的,这些壁画应该也是在这个时期绘制的,距今也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桑耶寺内珍藏着自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多方面的遗产,可以说是藏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整个寺院是一个宏大而完整的建筑群,殿塔林立,楼阁高阔,布局独特。这些年来,到过不少藏传佛教寺院,甘南的拉卜楞寺、青海的塔尔寺、内蒙古的五当召,加上这次在西藏参观的大昭寺、昌珠寺、桑耶寺,每个寺庙都不一样。而内地汉传佛教的寺院,布局基本上一样,变化甚小,形式多样、布局独特正是藏传佛教寺庙的令人着迷之处。

我专门看文章,探究了一下藏传佛教寺庙的演变历史。在藏传佛教史上的所谓“前弘期”,寺院大多都是采用来自印度的曼陀罗式布局,比如大昭寺、昌珠寺、桑耶寺。后弘期以来,藏传佛教寺院布局逐渐开始采用自由式布局,即以主体建筑为中心,其他建筑依照主次关系及地形特点,围绕主体建筑分散排布,比如我去过的拉卜楞寺、塔尔寺。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有文章提到藏传佛教寺庙布局与汉族建筑的区别,有两点我是很认同的。一是,曼陀罗布局模式是纵横双向对称,汉族传统建筑布局模式仅仅是纵向对称。

二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相对独立,没有汉族传统建筑中的院落空间,其寺院“场所”空间由各个独立建筑共同作用而形成。即便是有些大殿前建有前院,但多为廊道,或附属建筑。而汉族地区,不论民居还是寺庙,都是以院落为主要的布局空间。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走进青藏(32):藏传佛教寺庙的源头——桑耶寺(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