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715
  • 关注人气: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2012-07-06 11:37:43)
标签:

紫金山

灵谷寺

无梁殿

国民革命军

金陵

分类: 东南形胜(沪苏浙闽)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这里分布了大小寺院70多所。但到明代,这些寺院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朱元璋为建明孝陵,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下令将这一带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命名为“灵谷寺”。

当时的灵谷寺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但后来因遭兵火劫难,虽后代重修,规模已远不如当年。1927年国民党北伐胜利,定都南京,次年即利用灵谷寺原址修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所以,如今的灵谷寺在整个灵谷景区已经偏于一隅,主体部分是国民党修建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纪念设施。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纪念建筑以无梁殿为中心,殿前置牌坊,殿后兴建阵亡将士纪念塔。如今,进入灵谷胜境大门,首先就看到这座革命革命军阵亡将士牌坊。我们平时见到的牌坊多是四柱三门,但这座石坊却是六柱五门,看起来十分宽阔。每一个门上方都镶嵌着国民党党徽,正中的门额刻有“大仁大义”四字,其背面刻的则是“救国救民”。

往里便是无梁殿。无梁殿本叫无量殿,因供奉无量佛而得名,因整座建筑全用砖石砌成,无梁无椽,所以又称无梁殿。这张建筑样式在中国古典建筑中是很少见的,从外面看飞檐挑角,与一般的宫殿差别不大,但走到里面就能发现,其内部无一根梁柱,全部用长方砖石砌成拱圆顶,类似陕北的窑洞,有种深邃幽静的感觉。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无梁殿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是明初灵光寺唯一保存至今的建筑。1928年国民党中央决定利用灵谷寺旧址作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就将此殿作为祭堂。从大殿中间的拱门进去,迎面墙壁上镶嵌着一方巨大的黑框白底石碑,上刻:“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两侧墙上分别可有《总理遗嘱》和中华民国国歌。

大殿内壁,嵌有很多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姓名、所属部队和军阶。包括北伐期间阵亡将士名单、1932年淞沪会战中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单;1931年至1933年华北抗战中阵亡将士名单,共33224名烈士名录,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阵亡者名录碑刻。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阵亡将士第一、二、三公墓就在无梁殿的北面及东西两侧,但现在地上建筑基本已经不存。现在能看到只有在第一公墓围墙前立着的两座纪念碑,分别是“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旁边有一块说明牌,介绍说公墓建成后陆续葬入抗战阵亡烈士,其中就有“一·二八”淞沪会战期间阵亡将士,包括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烈士78名、第五军阵亡烈士50名,共计128名,象征“一·二八”之意。

这两座纪念碑不是很大,形制相同,都是立柱式的,花岗岩碑体,顶部立有一狮子雕塑。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金陵游记(3):灵谷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