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行记(14):熊希龄故居

标签:
香山熊希龄毛彦文光绪凤凰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湘西行记(14):熊希龄故居
在凤凰古城里按照标识找到熊希龄故居。原以为,堂堂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其故宅应该很显赫吧。没想到,藏在一个小巷子里,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门脸。
走进去,是一个很小的四合院,院子左侧是一个前室,算是客厅吧,只有十多平米。对面是正屋,三间瓦房,木板墙,普普通通的民居而已。介绍上说,这所屋子建于1848年,已经有160多你的历史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样。现在,故居又复原了当年的卧室、烤火房、厨房等。
屋子里展出了一些反映熊希龄生平的图片、实物等,正屋中间摆放着一尊熊希龄的半身雕像,是由香山慈幼院的学生捐资铸造的,两侧是熊希龄自撰的楹联“意气消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应该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吧。
墙壁上还挂着他逝世后蔡元培给写的那幅挽联:“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我在自己的《祭往》一书曾收入此联。也正是写作《祭往》熊希龄那一章时,我对熊希龄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自小便有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在故居展柜里面有个红色的皮夹子,是他25岁中进士那年,光绪皇帝钦授其为翰林院庶吉士,赐给他的。
在苗疆边地能出这么一个“神童”,在当年轰动三湘。1891年,熊希龄参加本省乡试,以第19名高中,阅卷官对他的评语为“边楚蛮荒,前无古人”。中秀才后,熊希龄考入沅州太守朱其懿创办的沅水校经堂,后来高中二甲进士,朱其懿把妹妹朱其慧嫁给了他。
后来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就是夫人朱其慧全力协助,但后来病逝。1935年由内侄女朱熹撮合,娶了大学教授毛彦文,这在当年还是一段佳话。故居里展出了当时他们结婚时的照片等,还展出一封熊希龄写给毛彦文的情书复印件。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