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颐和园(6):谐趣园·后溪河·寅辉城关

标签:
谐趣园后溪河颐和园万寿山苏州街 |
分类: 客居北京 |
不一样的颐和园(6):谐趣园·后溪河·寅辉城关
沿着长廊一路向东走去,从万寿山东侧山坡穿过去,就是谐趣园了。上次来颐和园曾专门来此寻访,但当时正在维修。现在,维修工程已经结束,对游客开放了。
和颐和园其他主要景点一样,谐趣园也是建于乾隆年间,是仿江南名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被认为是北方地区最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园子。1860年,谐趣园未能免于英法联军的战火,光绪年间重建。
谐趣园中间是荷花池,四周分布着涵远堂、眺远斋、饮绿亭、澄爽斋等建筑,这些以回廊与小径相连。
如果说颐和园作为最大的皇家园林,辽远开阔,以大气取胜,那么偏居颐和园东北角的“园中园”谐趣园则以小巧精致取胜。一池荷塘,清波粼粼。池塘四周,柳叶随风飘摇,满园秀色。
到谐趣园,已是正午时分,买了点饼干,坐在湖畔吃了点,权作午餐。出谐趣园,我们没有从最近的东门出,而是沿着后山的后溪河,走往苏州街。
这么多次来颐和园,我最喜欢的就是万寿山后山这一带,既有肃穆庄严的汉藏混合式宗教建筑群,更有幽静清雅的山野之趣。仅仅一山之隔,万寿山南侧是游人如织,手举小旗的导游领着一队队旅游团,熙熙攘攘;但万寿山北侧的后溪河畔却游人稀少,清静至极。
这条后溪河,自西堤北端的界湖桥始,沿万寿山的北坡流向东边的谐趣园,曲曲折折、幽深宁静。河两岸,看不到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更听不到小喇叭里传出的千篇一律的解说词,眼前只是河面上的莲叶田田,岸边古树浓荫。以前真不知道,在颐和园里还能有这么幽静的好去处。
后溪河的中段就是苏州街,从河边去往苏州街,要从山间小道穿过寅辉城关。与刚刚经过的宿云檐城关一样,寅辉城关也是颐和园的六个城门关之一,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左控山谷,右临后溪河,关前石桥横跨河涧,还真有点雄关要塞的味道,只是从建筑体量上看,“雄关”相距甚远。
苏州街已经多次经过了,这是乾隆年间仿照苏州的水街而修建的。两百多米的河道两侧,分布着几十个店铺,江南市镇常见的“一水两街”格局。据说在当年,这么多店铺,将民间市面上各行各业基本上都包括了,但卖东西的商人都由太监扮的,宫女扮顾客。也就是说,这个买卖街纯粹是供帝王嫔妃逗乐的,让这些平日不能走出宫门的人,体验民间市坊买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