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陪都记忆(2):黄山官邸(下)

标签:
蒋介石黄山抗战草亭重庆 |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
重庆之陪都记忆(2):黄山官邸(下)
松厅,宋美龄的住所。在孔园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并非楼房,而是一栋有走廊环绕的平房。正中门额上悬挂的匾额上“松厅”二字是蒋介石手书。以“松厅”命名,应该是因为屋子周围松林拥抱。
屋子虽是平房,丝毫不显奢华,但里面的陈设十分讲究,不论是家具,还是装饰风格,都完全是西式的,几乎每间房都设有壁炉,能看出宋美龄的生活方式是真正的西化。
云岫楼,位于松厅不远处的山峰之上,山虽不是很高,但很是陡峭。沿着树林间的石阶盘旋而上,到了山顶才能看到这座三层小楼。这是黄云阶1925年修建的,蒋介石来到黄山后,这栋楼就成了他的办公、居住地。他住在二楼,其他房间则是会议室,以及其随从、警卫居住办公的地方。现在,蒋介石的办公室复原展出,看起来也很简单,一桌一椅、几只沙发而已。但就是在这里,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军政中枢。除了复原的办公室,还展出了一些蒋介石在黄山工作、生活的历史图片、重要文稿等。
从外表上看,云岫楼白墙黑瓦,十分朴素,里面的陈设也很简单。这也与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很符合,据说他本人的生活就颇为节俭,对吃住并不怎么讲究,喝水都只喝白开水,不喝茶更不饮酒,吃饭也很清淡。
草亭,位于云岫楼山下的一处平房,原为茅草覆顶,但现在已经改铺瓦了。名为“亭”,是因为屋子四周都是宽大的立地门窗,全部打开,整个屋子就像个四周通透的亭子了。据说,张治中、蒋经国都曾在此居住。1945年,杜鲁门派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争端,也曾在草亭居住。
站在草亭旁边的平台,可以远眺江对面的重庆市区,但我们到时浓云密布,能见度很低,看不到对面的市区。
距离草亭不远,看到树荫中两座平房,是黄山小学旧址。这所学校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专为抗战阵亡将领子弟开设的学校,但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已经看不出曾经是个学校了,正在办一个抗战时期老建筑摄影展。
沿着山谷向下走,还有一处名为“莲青楼”的建筑,是当年美军顾问团的俱乐部。不过导游说正在维修,不开放。
看完这几处官邸遗址,感觉保存都还比较完好,这大概是得益于解放后把这里变成了干部疗养院。这一幢幢别墅成了干部休息疗养的地方,也就安然度过了一次次政治运动。前些年,重庆市将这里辟为“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但我们参观时发现,来这里的观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