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红色印记(1):渣滓洞

标签: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关押江姐 |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
重庆之红色印记(1):渣滓洞
重庆人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这三个地方合称为“红白渣”,倒挺顺口的。
渣滓洞和白公馆都在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开车去渣滓洞要在山上走很长一段盘山公路。到了渣滓洞,发现竟然是个环境十分优美的山坳里。当然,国民党那时选择在这里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后来又在这里关押政治犯,一定不是因为这里的景色优美,而是在这个山坳里,便于隐蔽和警戒。
原先想象中,发生了那么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渣滓洞应该是挺大的一个监狱,却发现只是一个很小的院子。高高的院墙上拉着铁丝网,山坡上还有岗亭,戒备森严。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刑讯室里还有老虎凳、竹签、烙铁等我们在电影里见过的刑具,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原物。
内院就是监牢,有一排二层楼是男牢,共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江姐(江竹筠)就曾被关押在其中的一间女牢。据说最多时曾关押数百人,就这么十几间牢房,条件之恶劣可想而知。院子里一小块空地,就是放风的地方,也是被囚禁人员时唯一的活动场所。院墙上刷了不少标语:“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这也是他们的“思想工作”啊,为了从精神上瓦解被囚者的意志。
从内院有个很小的通道可以通往院子后边,能看到一个洞口,这是早年在这里挖煤的小煤窑洞口。这个小煤窑产出的煤,渣多煤少,渣滓洞也是由此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