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宁夏(3):固原城隍庙·古城墙·清真寺
标签:
固原城隍庙清真寺城墙六盘山 |
分类: 行旅笔记 |
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带上地图开始我一个人的“晨游”。按照昨晚做的功课,先参观城隍庙。问酒店门口的保安,说就在我们住的宾馆隔壁。走进隔壁的院子,还真有一座看起来很破旧的屋子立在院子中间,但怎么也不像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啊,更像是个普通的民居,掀开大门上悬挂的帘子,看到里面供奉的神像才确信这就是固原的城隍庙。
大概是没有修缮的缘故,城隍庙显得很破败。不过可不能小瞧这座看起来很普通的建筑,这可固原市仅存的一处明代建筑。昨晚看资料,说这座城隍庙最有价值的是原先镇守在城隍庙门口的一对高大威猛的铁狮子“铁狮铜猊”,尤其神奇的是其中的雌狮左腋窝里夹抱着一只憨头憨脑的铜狮娃。母狮为铁质,小狮为铜质,“铁抱铜”由此得名。由于铜铁的熔点相差很大,将铜铸在铁里非常困难,而“铁抱铜”恰恰熔点相差很大的两种金属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但可惜的是,今天在城隍庙已经看不到这精美的“铁抱铜”,因为已经在“大炼钢铁”时被毁掉了。在那个时代,我们干了多少这样的傻事啊!
再去看固原老城墙,按照地图一路走过去,大约有两公里。老远就看到两个并排的城门洞,没有城楼,只是在城墙上挖出的两个高大门洞。门洞旁边的城墙上还拉着铁丝网、建有岗楼,那是固原的看守所。固原城墙始建于汉代,至明代万历年间建成砖包城。但古城墙在上世纪70年代备战备荒时几乎被拆除殆尽,唯西北角砖城作为监狱的外墙而保存下来。一座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墙,竟然因为一座看守所而残存下来,说来也是很荒唐的事。
穿过城门洞,回头看,门洞上方有“靖朔门”三个大字。但这个靖朔门以及不远处的和平门,虽是目前固原仅存的两座城门,但也都不是原物了,而是在原残存处仿照古城原貌重建的。
真正残存的原物是靖朔门与和平门之间的几百米城墙,虽然外面的包砖被剥取,但剩下的夯筑土墙依然保存较为完好。登到土城墙的上边,看到城墙被挖得千疮百孔。本来这是古代北方屈指可数规模宏大的砖城之一,现在却只剩下这么一小段遗址,多么令人惋惜啊。
在和平门往回走,打了一辆出租车,去财神楼,这也是固原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但到了后发现在维修,建筑四周搭了脚手架,无缘窥其真容。
整个财神楼周边都是施工工地,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中间,看到有座清真寺,规模不小,尤其邦克楼十分醒目。这是个六角形的七层宝塔,但与常见的宝塔不同的是,塔身的六个侧面都没有砌墙,像是个镂空的宝塔。这种造型实在很独特。
沿着一道土路走到近处,看到清真寺大门上写着“上殿坊清真大寺”,昨晚查资料时看到,这是固原最有名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整个宁夏最有影响力的清真寺之一。大寺的主殿叫“朝真殿”,有意思的是大门内侧的对联:进寺记主赞圣,出寺遵纪守法,横批“认主独一”。
我早就从张承志的笔下知道伊斯兰教对于西海固这片土地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心灵史》叙述的哲合忍耶几百年悲壮史就发生在包括西吉、海原、固原在内的西海固地区。但这次行程紧张,没有机会探寻深埋于西海固回民心中的精神世界。也许以后还有机会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