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成都(3):大慈寺·字库塔

标签:
字库塔大慈寺大圣慈寺玄奘 |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
再访成都(3):大慈寺·字库塔
早餐后,到酒店外散步。昨晚在地图上看到在四川宾馆东边不远,有一个大慈寺,但没在意,早晨散步时路过,便进去了,还要3元钱的门票,但跟传达室的大姐说了一下,从宾馆出来散步,身上没带钱,大姐很好,就让我进去了。
一看介绍才知道,这座寺庙大有来头:玄奘就是在此剃度为僧。没想到在成都的闹市区还“藏”着这么一所名刹,真所谓“大隐隐于市”啊!
据说历史上的大慈寺“寺宇宏丽,院庭深广”,但现在的大慈寺已经不复当年盛况,不过虽谈不上“院庭深广”,但依然是树木成荫,幽深宁静,分布着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祖师堂等殿宇。因为是玄奘剃度的寺庙,所以还专门辟有展室,展出了一些有关玄奘的资料,还有一尊玄奘大师的塑像。
进庙后我才发现,我是从后门进去的,后边两个门,一个门上写着“西蜀禅源”,另一个门上写着“大唐胜迹”。走到正门,发现大慈寺的山门原来很是宏伟,门前已经被整修出一个不小广场,暗红色的山门,门楣上几个金色大字“古大圣慈寺”,庄严大气。
寺庙的介绍上说,大慈寺创建于唐,唐玄宗曾赐额“敕建大圣慈寺”,后历经兴废。现存诸殿为清朝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早年的大慈寺以壁画著称,相传还有吴道子的画作,但早已遭毁了。
山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座塔,我以为是座佛塔,但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并非佛塔,而是字库塔。修建于明朝,是过去人们用来焚烧墨迹纸张的。这显然是来自于中国传统中“敬惜字纸”的习俗,所以也叫“惜字塔”。我在其他地方还真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塔,但据说在四川很多地方都还有保存。大慈寺前的这座字库塔,只有两层,塔身有洞,看来是用来将墨迹纸张投入塔内焚烧的。
在寺内参观,一看表,已经8:15,距离集合时间只有15分钟,赶紧回酒店,一路小跑,总算是在8点半之前拿着行李上车了。
上午先去郫县,考察川菜产业园。他们是想通过为川菜餐饮提供原料,做成一个从种植到加工的产业链。接着看了一个名叫战旗村的社区,已经完全不像是农村了,农民住的比我们住的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