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杭州朴门 之 制作生物炭

标签:
转载 |
在这座山上,丛生着许多手指大小的竹子,长势旺盛而茂密,以致于其它的植物都无法在其中生长。而且,这些竹子还在不断地繁衍扩张地盘,大有袭卷山头、侵并全山之意,囊括四野、唯竹独尊之心。当是时也,托马斯一声令下,剿灭竹匪,诸朴门勇士们立刻提起镰刀,雄纠纠气昂昂地迈进朴门山战斗。那天是四月五日,是我第一次参与对竹子的战斗,而此前他们已经打过几场战役。
最初,我们从下往上冲杀,然而竹兵太多,且都向下弯曲压下来,全倒在我们头上,颇不好整。于是,我决定暗渡陈仓,从敌后包抄。这一计策很快显出它的作用来了,当我居高临下地面对竹子时,它们的重心已是向着下方,很难再回身还击,所以我可以好整以暇地投入战斗。我左手一把抓住竹子,右手的镰刀在竹子下方使劲一勾,这小样儿立刻应声而倒。连勾几根之后,我将它们拖到上方空地堆起。这时,伟大的托马斯将军来前线观战了,在看到我的武功之后说:“你可以把镰刀倾斜一点割,那样会省力很多。”果然不愧是将军,一经他指点,我的战斗力立刻成倍上涨。我将镰刀向下斜着而非像之前那样平着勾住竹子,只是轻轻地一拉,那竹子便断倒在前,这真是太酷了!这时,小魏被叫去山顶弄大棚,而小邵和小朱在另一片战场,于是我独自凛然面对眼前的敌众。杀杀杀!我挥刀如月,所向披靡!嗬嗬嗬!我浑身发热,臭汗淋漓!两个小时之后,我已将上下两片空地连通,这之间的大片竹子被我杀得片甲不留,全拖到上面那块空地堆成了两大堆。我呼出一口热气,躺在我的战功之上休息,这时候,鸟雀在我四周喝彩,一只棕褐色的山雀飞掠过我的眼前。
托马斯说:“过几天,我们要利用起这些砍掉的竹子,将它们制作成生物炭。”
“生物炭就是碳肥吗?”我问。
“不,生物炭不是碳肥,这两个字不同,生物炭可以在泥土里一千年不被分解。”
“如果不是肥,那生物炭有什么作用?”我有些奇怪。
“呃,因为生物炭很轻,它里面大多是空气,而微生物非常喜欢这种环境,它会寄居在里面,就是说,我们在给微生物建造公寓。”
“哦,哈哈哈。”
“而且,”托马斯又补充道,“如果我们向土壤施一些肥,比如尿液之类,它们很快会被分解掉,但是如果有生物炭在里面,它就可以储存这些肥,从而更大程度地利用这些肥来为作物提供养料。”
“哇,太棒了!那我们行动吧!”
于是在四月八日,我们男同志们将砍下的竹子捆起拖到山腰路边的一块空地上,而小朱为首的女同志们则在山林空地各处刨土播下一些种子育苗,并且不使用任何肥料,只是了解看哪些种子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以后就专门选择这些种子来播洒。
四月十日,我们开始进行制作生物炭的实验。首先,托马斯找来一个大的汽油桶,用粉笔在底部划出不规则的几道直线,然后用磨机沿着线条磨穿底部。他说:“我们要用石头把底部垫起,使气流可以从底部升上去,让火在里面旋转着全面燃烧起来。”
接着,我们做烟囱。我们在汽油桶的盖子中央磨出一个大的圆洞,再将一个底部磨空的小的铁桶竖在上面,这就成了一截烟囱。不过托马斯认为一截不够高,至少得有两截。于是我们又在上面套了一个现成的小的烟囱。先试试看吧!
我们将竹子用镰刀砍成小截,塞满了整个铁桶,然后点火,火苗很快燃成大火,托马斯立刻将盖子盖上,将大烟囱套上,将小烟囱再套上。不过小烟囱由于太小,反而造成氧气无法进入桶内补给,使烟雾腾起,因而我们后来只使用了一个大烟囱,但效果还是很好,这大概是由于竹子是易燃物的原因吧,若是燃烧其它的树枝,建议仍然要用高一些(比如再加高一截)的烟囱,并且在烟囱底部打些孔,让氧气进去助燃。加了烟囱之后,烟雾就小了,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相比之下,山下的田野里也有农民在燃烧稻草,但却浓烟滚滚,对大气造成了很大污染。说起来,浓烟的成分只是多了些没有充分燃烧的固体颗粒,但在经过高的烟囱时,由于烟囱内的气流温度也很高,于是那些固体颗粒进行了第二次充分燃烧,所以就没有什么烟雾了。而且,由于我们将燃烧物集中在铁桶里烧,也就预防了火势被风吹到附近的山林,提高了安全性。
在燃烧的时候,托马斯和小朱不停地在铁桶四周浇水,看水蒸发的情况,推断火势是否已经达到底部,当到达底部的时候,就用水把铁桶内的火浇熄。托马斯说:“你不能等火灭的时候浇,因为当底部的竹子烧完之后再燃烧的就是炭了,当火灭之后再浇,剩下的只是草木灰了。”
可是我们这一次的燃烧效果不理想,因为火势在铁桶里燃烧得不均匀,常常某一边已经燃烧到底了,另一边还在上面烧,于是浇灭后就有许多竹子没有被烧成炭。
第二天,我们进行了第二种实验。即将一些竹子砍短后塞进一个小的铁桶内,再将小铁桶倒扣在大桶底部,然后在小铁桶周围塞满竹叶竹枝,点火燃烧,这样小铁桶会被加热,里面的气温达到400度以上就能产生缺氧燃烧。这一次仍然效果不好,有不少竹子没烧完。我们分析原因是外围燃烧的时间太短了,里面来不及燃烧完全。于是,下一桶时,我们在外围的竹叶竹枝燃完之后,又塞进一些竹枝竹叶进行第二次燃烧加温。当火灭后,我们用水浇息它,取出小桶时,发现效果非常完美,里面的炭保持得非常完整。可是因为要进行两次燃烧,效率毕竟不高,所以我们决定明天再进行第三次改进。
托马斯又找来一个汽油桶,让我用磨机在桶底部侧边每隔二十多公分磨出一个方洞。磨机这玩意儿,我也是头一遭使用,在托马斯示范之后,发现并不难,很容易就上手了。我一共磨划出七个方洞。之后我们用这个新的汽油桶去进行第三次实验。这一回,我们仍然像第一次实验一样,直接把竹子塞在铁桶里盖上烟囱燃烧,结果比第一次理想,而且由于我们是在底部侧边周围磨的方孔,从外面直接就可以看到火势是否到达底总,也就无需再用浇水的方法来了解。不过,在桶内底层中部仍然有些竹子没有同时间内燃完,于是,我们又将铁桶提回,在铁桶底部中央再磨出一个洞。我问托马斯洞要磨什么形状,托马斯说,磨个星星吧。呵呵,于是我就磨出一个四芒星,磨下的那一块正好是一个忍者用的飞镖。这样一来,燃烧效果就更好了。
最近改进的这次燃烧实验,刚来几天的我们的新朋友,同样喜欢朴门的荷兰青年米黑尔,也一起参与了实验,他和托马斯配合得非常愉快。之后我们将制作好的生物炭与堆肥搅拌在一起,将来一起施到土壤之中。
这就是我们进行制作生物炭的实验过程,方法永远在更新。须知,生物炭是这样好的一种东西,它能将碳固定在泥土中达几百上千年,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而且由于生物炭的多孔结构使它能保存泥土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给微生物提供温床,所以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怎样更有效率地制作生物炭来改良土壤。现在,我们就是在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进行这种实验,也希望有人实验出更有效率的方法后拿出来分享。
![[转载]杭州朴门 <wbr>之 <wbr>制作生物炭 [转载]杭州朴门 <wbr>之 <wbr>制作生物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镰刀过处,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