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在贵阳

(2009-09-23 03:55:30)
标签:

恋爱豆腐果

烤豆腐

张华丰

小鱼儿儿火锅

旅游

分类: 所见所闻

    九月十九号我再次来到故乡的贵阳,这里是我的家乡的省会,我曾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多,有着魂牵梦绕的美食,也有着无数的酸甜苦辣,不过回到了贵阳还是要把美食拜访一遍,我最喜欢的是酸汤鱼,忘不了的有花江狗肉、肥肠火锅、酸菜豆米、恋爱豆腐果、肠旺面、遵义牛肉粉、金沙羊肉粉......

吃在贵阳

到达的当晚就与贵阳的亲人相约第二天去吃贵州名吃:小鱼儿鱼火锅,第二天贵阳亲人带着他们的精灵小魔女一起过来了,当然少不了的还有本地的世界名酒-贵州茅台,而且是两瓶,看来不晕都不行了。

吃在贵阳

贵阳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贵阳开始严重堵车了,好在我们是去吃饭没有重要的事情,慢慢走也不着急

吃在贵阳

这小鱼儿鱼火锅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小鱼儿承前人之绝技,集百味之特长,选用无污染高营养低脂肪生态河鲜,河水雪片鱼,野生甲鱼做成,其甲鱼火锅精汤,用独到的烹饪方法,加入贵州高山多种中草药,经过严格的时间控制熬制而成.汤开之后放入鱼片稍待片刻即可食用,非常有弹性,口感近似于新鲜鱿鱼,鱼皮,也就是鱼片中间那道纹非常地筋道,特有口感。

什么?不喜欢朦胧美?那么看下张照片,上面这张是汤锅刚刚开锅的时候拍得,水汽太大。

吃在贵阳

这鱼片为什么这么漂亮?因为鱼是特别的鱼,做法是特别的做法,当你到达鱼火锅店的时候,店家先让你去挑鱼,鱼是雪片鱼,鱼种是没的挑的,去挑鱼只能是去挑个鱼的大小,然后人家会切成鱼片摆成花端上来,怎么样,漂亮吧?

吃在贵阳

汤锅里面的汤是早就配好了的,把野生的甲鱼块放下去和鱼头鱼尾加上配套的中草药一起熬上半个小时这药膳汤就准备好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尽量地烫鱼片猛吃猛喝了。

 

吃在贵阳

   下午出去散步的时候还发现了我的另外一个最爱的小吃,对了,就是恋爱豆腐果

    这“恋爱豆腐果”是贵阳有名的风味小吃。它的主料是切成长方形小块的白豆腐。制作时将铁制烤床上抹油,下用糠壳作燃料,将豆腐块放在铁烤床上不停翻动,至皮色黄亮即可。吃时配和装有酱油、味精、香醋、胡辣椒、香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的小碟,趁热蘸着吃。其特点是外脆内嫩、咸辣爽滑,满口喷香,而且价廉物美、携带方便、节省时间,是风靡贵州的大众小吃。不过现在比以前贵多了,现在都是卖一块钱一块豆腐果了,说明通货在膨胀。

    “恋爱豆腐果”是烤豆腐的雅号。它之所以有这样一个雅号,据说是因为它的流行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浪漫故事有关。

    1939年,我国北部、东部、中部的大片国土已沦丧日本侵略军铁蹄之下,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日军还对西南大后方进行空袭。当时,贵阳也是他们袭击的重要目标。贵阳自被空袭后,警报频繁,有时一天几次。市郊东山、彭家桥一带是人们躲避空袭的藏身之地。彭家桥附近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张华丰夫妇,在菜地里搭了数间茅屋,作为制造“烤豆腐果”场地,在这里做好的烤豆腐果拿到别处设摊和沿街叫卖。空袭开始后,这几间茅屋成了避空袭的场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张华丰夫妇因为空袭也不上街做买卖,他们发现躲警报的人往往腹中饥饿,又无法回家就餐,就将这几间作坊辟成店铺,向躲警报的人出售烤豆腐果。由于烤豆腐果速度快,吃起来简单,价格便宜,又能充饥,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一般人吃豆腐果往往是解馋或充饥,吃完了便走。唯有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却买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谈天说地,一坐就是半天。还有一些青年,也经常在此相聚,逐渐谈起恋爱来。他们似乎忘记了空中的威胁,把张家店铺当成谈情说爱的场所,显得更加浪漫,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佳话。久而久之,人们常说吃烤豆腐果为吃恋爱豆腐果,张氏夫妇干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为“恋爱豆腐果”。这一浪漫很快影响到全贵阳的青年人,他们纷纷前来品尝。

吃在贵阳

    抗战结束后,吃恋爱豆腐果的人仍有增无减,他们虽然没有过去那样浪漫。但却饱尝了美味的小吃。以至于在今天的贵阳,恋爱豆腐果仍是当地名小吃,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而且还得到过往的外地人的青睐。
现在的做法也有些改进了,比如为了不洗碗或者少洗碗商贩就在碗或盘子上套一个小小塑料袋,然后把佐料放在里面让客人食用。

吃在贵阳

我还有些陋习,主要是不很习惯当街吃东西,于是要求打包带走,这样回到酒店我的恋爱豆腐果就成了这样了,不过还是非常的好吃,吃得非常过瘾,两块豆腐果下肚之后,嘴巴被辣得已经不知道属于谁了。

 

吃在贵阳

贵阳的小吃是非常多的,比如炸土豆,土豆烙锅,丝娃娃也就是春卷,卤菜火锅等等多得很,不留下来吃几天恐怕还真吃不到重样的。

吃在贵阳

吃了豆腐果看水果,这个黄的水果叫刺梨,是贵州省的特产,酸甜适中,如果不甜,小贩会给你加糖的...呵呵,开玩笑的,不过刺梨还真是有一点点酸的

吃在贵阳

贵阳的人同成都的人差不多,都喜欢外来美食,这不在这相邻的店里面就有两家外地来的餐饮企业,一个是貌似著名的馆子:北京饺子馆,另外一个是来自福建的牛排餐厅-豪客来,都是想在贵阳人身上捞一杯羹的。

吃在贵阳

想想今天的宴会都没有吃饭,为了我的肚子考虑我还是准备了一点宵夜,两包爆玉米花,一共3块钱。

吃在贵阳

虽说不是正经的美国爆裂玉米,但是爆裂度还是很高的,几乎没有看到未爆的玉米

吃在贵阳

我爱贵阳和贵阳的美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