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市银行投资再总结

(2015-01-01 09:18:40)
标签:

股票

分类: 公司分析

转眼间2014已经过去,银行股的暴涨,并不意味着其基本面一片晴空。坏账,始终是笼罩在行业上空挥之不去的阴影。11月份,根据银监会的资料,全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为1.31%。尚可接受。但其关键在于趋势。对于整体宏观趋势,难以判断。对于个别公司,我认为招行和兴业是受坏账冲击最小的两家。

 

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首先我排除了五大国行(交行算一个准国行)。中行和交行是太平庸。工商、建行和农行很优秀,只是增速太慢。如果从2010年以来一直持有大行,是跑输股份行的。排除估值变化因素,主要是增速差距所致。短期内可能不明显,时间拉长来看,影响很大。从这个角度看,股份行的合理估值应该高于大行。然而近几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倒挂的,只是这轮上涨之后有所改观。如果未来股份行估值大幅度高于国行,不排除从股份行切换到国行上。

 

然后我排除了城商行。其实就是因为ROE相比优秀的股份行偏低,成本收入比高,在强者恒强的银行业中,特色化的空间不大,较为局限在传统存贷业务上。另外就是因为我对几个城商行不太熟悉。当然,价格合适什么都可以考虑,不过城商行已经显著比其它银行要贵了。此外,城商行阶段性的确实会在规模增长和利润增速上占据优势。一句话,还是价格问题。

 

这样,剩下了几个股份行。光大中信平庸一点,排除。招商、民生、浦发、平安都还不错。平安的前身深发展比较差,经过几年的发展,新的平安银行有了一些模样,加上背后是中国平安,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还是贵,pe和pb都高,roe跟不上,2014年增速虽然很高但和2013年洗过澡关系很大。另外,平安和招商的净资产里头都有一部分商誉,这在其他上市银行是没有的。但潜力大是无可否认的,便宜些可以考虑。招行自从老马走人后,零售银行的路线略显乏力,不过转型还不错。不过降息周期对于招行来说总不是好日子,2009年它的营收和利润是负增长的,招民兴浦独一份。所以2015年我暂时是不会持有了。浦发较为中庸,市场好时把握不到什么大的机会,前几年也没有像民生兴业那样逮住爆发性的机会发展。但是市场不好时吃亏也少,打击同业,坏账潮,好像都没他什么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四平八稳。总部位处上海,工资高,所以ROE略低和成本收入比较高是个缺陷。目前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贸区,最近又扩大至浦东了;以及上海国资委要把浦发打造成大上海的金融平台。但是后者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要打造金融平台就要增发并购,增发价格未可知,所并购资产质量未可知。理论上只要增发价格高于1PB就可以增厚净资产,但是要摊薄收益的啊!浦发好歹也值个3PB左右吧,如果显著低于此估值增发,原股东就是亏的。此外如果摊薄优质资产去并购质地平庸的资产,原股东也不合算。就像当初roe20%+的深发展合并roe9%的原平安银行,对价居然是净资产1:1,深发展的老股东亏得底掉。兴业算是个优选了,央行对同业的政策终于来了个利好。以后揽储压力也大减。受坏账的冲击小,一是贷款占总资产比例较低,二是不良贷款率也较低。拨备和核销比较充分。其它倒也没有大的亮点,福建自贸区好歹算一个吧。但兴业毕竟是全国性银行,福建业务占比就那么多,题材上的意义大于对利润的实际影响。民生,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今年坏账压力很大,靠着减少拨备勉强维持了目前的利润增速。好消息,再涨就可以转股了,资本压力减小。A股太贵,港股可以考虑。虽然现在惨淡,但是民生本来就是干的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营生。洗完澡,只要经济转好,马上又可以接着玩大的。

 

明年银行业整体增长肯定不理想,但对于优秀的银行,也是一个超车的时机。不对称降息,对于活期存款占比高的招行、对公业务为主的浦发影响较大(但没人规定浦发只能玩对公,浦发的转型也值得留意)。兴业民生相对有利一些。资本金来看,除了民生,其它三家都无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