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里没有新的策略——谈最近的市场和成长股投资

(2013-07-17 08:57:51)
分类: 投资生涯

首先,我对成长股投资和价值股投资的分法不感冒。无非成长股一般指高估值股票,而价值股一般指低估值股票。高估值不一定就高成长,反之,低估值也不一定低成长。最多,高估值表明市场更看好一些而已。长期来看高估值的公司成长率确实略高于低估值公司,但是差距不大,完全不足以抵消估值的巨大差距。

 

成长只是价值的一部分,是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无论成长也好,价值也好,最终都要归结到估值上来。成长股和价值股也无法截然分开。格力电器最近几年都是30-40%的成长,但是总是在10PE上下徘徊,它是价值股吗?阿胶和白药也就20%左右成长,四五十倍市盈率,它们是成长股吗?更何况还有很多小盘是负增长或者零增长或者微增长,照样炒到100多倍PE。那就是它们有成长预期?成长预期没有实现的时候,无非就是题材,和当年的重庆啤酒一样。炒作就是炒作,何必一定要找个题材来粉饰,有的公司业绩题材两样皆无,只要被资金看中,照样可以涨。

 

最近市场的走势,使很多人对自己的投资策略都有了新的反思。其实我也在思考,综合同几个朋友聊到的,大概如下:

 

第一,寻找真正的成长股。比如大华股份这样的,连续数年维持50%以上成长。这个思路确实是没错的,只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能力圈。美国股市上最牛的几个成长股,巴菲特都没捞着,可也不影响他成为股神。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跨矮栏更适合一些,积小胜为大胜。我也想来个惊天一击,不过起码到现在还没找到机会。

 

第二,赚泡沫的钱,真正优质的小盘成长股,尤其是行业龙头,市盈率可以适当的高一些。这个确实,这样的公司很容易有溢价。所谓的溢价,就是站在产业资本的角度,这个价格已经偏高,不值得买入;但在股市上还可以。因为这类公司有稀缺性,盘子就那么大,买的人一多,价格自然上去。尤其是趋势投机者很喜欢这类股票,很容易推高价格。这个策略我很认同,也是我下一步的重点。但是,必须小心,因为没有完美的投资策略,赚泡沫的钱,也容易被泡沫破灭所伤害。

 

第三,专注于小盘股,专注于成长股。这个本身是没错的,如果一直专注于小盘股和成长股,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投资策略,有不少人做得非常成功。问题是在现在这个小盘股和成长股最红火的时刻,宣称要专注于小盘股和成长股,就是问题了。

 

今年是小盘股全面压倒大盘股,成长股全面压倒价值股的一年。不过,风水轮流转。市场风格永久性改变和固定了吗?不见得。市场风格总是在走向一个极端、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市场已经永久改变以后,再开始逆转。这是市场钟摆的本质,但在何时、何地逆转,却是无法预料的。换句话说,没有十全十美的策略。你可以专注于价值股,也可以专注于成长股,但你无法做到在价值股红火时专注于价值股,成长股红火时转投成长股。因为这样就意味着你必须能预测市场风格。如果你有这个能力,根本不需要劳心费力的去选股做投资,早就发大财了。

 

2011年,重啤泡沫破灭,大成系基金遭到巨额赎回,被迫被动抛出其它持股。最后导致一场连锁反应,绩差股和题材股集体暴跌。这一年,沪深300下跌25%,两市大约30%的个股跌幅超过腰斩。如果说,今年小盘股和题材炒作是盈利的不二法门,那么2011年,这就是通向亏损之门。这就是我所说的,没有完美的策略,凡事皆有其代价。

 

2010年,我刚刚重回市场。当年盈利可能在12、3个点,超过市场20个点多一点。不过资金很小,不足为据。2011年,市场暴跌,我也未能幸免于难,亏损10个点。不过因为资金是批次投入,最大一笔资金恰恰在4月份的高点入场(可见我的选时水平真是烂到极点),如果按照基金净值法自我安慰,从年初起还有10来个点净值增长。2012年42%左右,大幅跑赢市场。2013年很悲剧,到目前为止好像只是跑赢沪深300大概10来个点。虽然是跑赢了,比起中小板和创业板惊人的涨幅,比起满世界的股神,比起330个股票型基金有320个战胜大盘,怎一个悲催了得啊。好在今年还没完,还不到要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不然那作业该多难看啊,啊哈!

 

这就是没有完美的投资策略,凡事皆有其代价。在每一个阶段,我基本上都跑不赢这一阶段的弄潮儿。但是,基本每年我都能稳定的战胜市场,而且风险比较小。这是一种驴式策略,而非马式策略,也就是不停的往前走,不停止,不倒退,但是就是跑不快。又但是,对于我这样不想承担太大压力、又想财务自由又想长命百岁的懒人来说也还比较适合。

 

我的方法很简单,综合考量估值、成长潜力和风险来选股。不太考虑市场因素。从这个角度说,我完全不排斥成长股投资。事实上没有成长性的公司,除非便宜到离谱,我一般也不会买。从这点上,我只是唯利是图而已。我只在乎风险和潜在回报两个因素。所以,我害怕的只是估值过高的成长股。当然对无论估值多高,只要高成长还在继续就会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那实际上已经超出投资的范畴,准确的说应该是趋势投机。这样很容易被估值下降单杀、或者吃到估值和业绩同时下降的戴维斯双杀。对于很多高手来说,他们总可以及时跳车。但是我并不认为我能够长期有这样的能力和运气。

 

戴维斯双杀和双击一样,都是吃一次就会终身难忘的。只不过感受完全相反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