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盘成长股投机指南
(2013-05-06 17:54:19)分类: 投资生涯 |
首先声明,这篇指南完全是写给我本人看的,自写自用。请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若被误导,恕不赔钱,勿谓言之不预也!哈哈!
在A股,所谓的成长股投机,莫若说是小盘成长股投机。或者至少尽量不要选盘子大的。一个成长股的投机价值与其盘子大小成反比。原因如下:
在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里,机构投资者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那里大盘股往往是受欢迎的,享有溢价。第一,大盘股流动性好,能够容纳的资金量大。第二,大盘股背后往往是很成熟的公司,比较稳定可靠,风险低。而小盘股:第一,完全没有稀缺性,在不需要审批的发行制度之下,小盘股遍地都是。以美国为例,大部分质地平庸的小盘股,成交稀少,死气沉沉。第二,流动性不足,容纳不了大的资金。对于手握重金的机构投资者,小盘股的体量太小,加上法律对机构投资者单个企业和行业持股比例上限的限制,即使一笔很成功的投资对整个组合的贡献也可能微乎其微。而其研究、跟踪等成本完全跟收益不成正比。进出也非常困难。第三,小盘股风险大。成熟市场破产和退市司空见惯,不比A股尽是些死而不僵的垃圾企业。
当然事无绝对,也有热爱小盘股的,比如彼得林奇,他花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小盘股,而且成效斐然。然而他在自己的书里说,出乎意料,经过局外人士的统计,他职业生涯中绝大部分收益仍然来自于少数大盘股,而不是多数的小盘股。可能他的职业生涯初期,基金规模很小,所以小盘股投资有绝好的效果;后期规模大了,也只能把主要仓位放在大盘股上了。
在不成熟的中国股市里,小盘股对比大盘股一直有溢价,而且这个溢价还越来越高。有时回归,但从未真正靠拢,跌一会又继续扩大了。这是因为A股是散户主导的市场,基金也是散户指挥的,真正谈得上相对长期的投资资金就是险资和社保,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市值,绵绵不绝的融资、再融资和套现,也是杯水车薪的。所以A股一直缺资金,越来越缺,只有牛市来的时候爆一下Power,不过幸福总是那么短暂,过后又是漫长的熊市。机构都笨么,也不见得,不过就算他看好大盘股又如何,散户不给钱,那么大个盘子谁拉得起来?大家只好玩玩小盘股反观成熟股市的代表,美国股市,一直缺的不是钱,而是好企业,即使是熊市缺的还是信心而不是资金。机构投资者总体来讲没缺过钱,哪怕2008年美国政府也很快为金融体系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不然苹果怎么能炒出那么大的市值?
不过,即使在A股,也不是但凡小盘股就好做的。随着IPO不断的发,小盘股越来越多,被边缘化的小盘股也会越来越多,整体估值也会越来越低。对于炒作者来说会越来越困难。对于以估值和业绩为基础的投资者和投机者来说,机会却会越来越多,因为沙里淘金,沙堆越大被遗漏的金粒当然也会越多。
抛开这种对比,小盘股还有以下的特点:
股价运行周期短,涨得快也跌得快。小盘股投资一般周期相对也就短一些。A股的熊市太长,长期持有大盘股的时间成本是不能不考虑的。格雷厄姆说一个被低估的股票价值回归通常需要半年到两年半,而A股的大盘股们已经熊了6年了还没看到尽头。
优秀的小盘股能够比大盘股更容易做到高速成长,但是风险也大。小盘股能长大的寥寥无几,夭折者多。而高速成长也很难持续太长时间。
选择小盘股投机标的,首先要抛弃纯粹投资的思维。举例:
一、甲公司和乙公司处于同一行业,甲公司ROE为20%,PE为10倍。乙公司由于管理不善,ROE为5%。这一年换了经理,管理改善,ROE提升为10%,哇塞!利润成长率100%,市场给了50PE。比甲公司值钱多了。第二年又成长100%,到了20%ROE。市场更高兴了,给了60PE。第三年,由于乙公司已经成为这一行业的顶尖企业,效率已经在高峰,依然只能维持在20%的ROE。靠留存利润的内生增长只有20%。市场一看,靠!业绩变脸。双杀了。甲公司的持有者一看,这不傻的么!折腾了几年,大家都一样,20%ROE。
二、甲公司5PE,30%成长。乙公司40PE,不过成长也很高,50%。请计算,在甲公司不增长的情况下,乙公司需要几年才能达到甲公司的投资回报率(5PE的回报率是 1/5 = 20%)?如果甲公司继续维持30%成长,则乙公司需要几年才能打平甲公司?
三、乙公司50%的增长,40PE,如果这个增值率长期持续,40PE无疑极其便宜,但是A股有几个公司维持了5年以上(或者3年)的50%增长?不考虑亏损或者微利状态下的反转。
投机的话,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实际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公司质地究竟如何,ROE高不高(当然也不能太低),利润含金量如何?增长可持续性如何?主要是这么几点:
第一,估值。不是成长股投机就可以不用考虑估值的,一个40PE的公司40%增长,看上去还算合理,如果你买入,明年还是40%的增长,算你运气好,获得合理收益,一旦增速下滑,被双杀的就是你!看什么看,没错,就是说你!这里还是要考虑低估和逆向的,尽量低价买入。高价买入即使能赚钱但如果承担的风险太大,也不符合审慎原则。
第二,增长。要为未来的成长寻找一个坚实的理由,前年成长、去年成长那么今年也会成长这不算理由!并且要保证即使比较保守的增长估计下你也很难亏损。
第三,行业。不要以为成长股就一定有人捧,不一定的。尤其很多小盘股爆发性成长就那么1、2年,这1、2年没人捧,爆发期一过就玩完。银行是成长股么?分明就是,30-40%的速度成长了几年了,我买入的时候10PE,现在5PE。这不是双杀,不是单击,是一杀一击...你可以说他的成长不能持续,可是谁的成长可以永续,苏宁和白酒都死了,可至少在他们高增长阶段还享受过高估值,而且下滑以后还有很多粉丝坚定的相信只是暂时错觉。悲催无过于银行,为什么呢?因为宏观经济不好,银行这个行业和宏观经济关系太大了,任何角落里的任何利空都可以扯到他身上。国民经济有二百多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烂了都会有坏账,有坏账就会有银行...当然其实根本上讲,还是因为没有资金,盘子太大涨不起来,然后市场努力的为这个涨不起来找利空而已。所以选择成长股最好不要选没啥想象力的传统行业,不要选夕阳行业,可以选消费医药类的,可以选新兴行业,还可以选莫名其妙说不清行业...这样就没有利空可以扯到它身上,比如大华股份,谁能够论证宏观经济萧条对监视器有何具体影响吗?谁能讨论一下他的行业有何利空?他就是行业。如果行业太具体,太不抽象,太老实,就不好忽悠人,尤其不好长期忽悠...比如星河生物,名字多派头,弄半天股民们恍然大悟,原来不就是个种蘑菇的?
第四,盘子尽量小,当然也不绝对,不过至少不要太大。
第五,要跑得快,不能提前跳下即将撞毁的列车是会被双杀的!这要求不能太贪心,不要想把便宜赚完。估值太高或者前景不明要先走人。增速下降或者基本面恶化也要先走人。看情况再决定是不是回来。这是投机,不是投资!别搞错了。另外,眼光比多数人长远是最重要的。真正的黑天鹅是极少数的,大部分增长的忽然停滞其实是有先兆的。大约比市场主流的判断力领先半年到一年半足以。这还是基本面分析的功力。
不适合以长期持股的心态对待成长股投机。当然这个长期是对于正统价值投资来说。持股期一般在2、3个季度到1、2年,有时也会更长。不应抱有将一个大牛股从头吃到尾的想法,也不需要。将几个股比较牛的阶段各吃一段,难度小得多,效果也差不多。巴菲特没有买到过微软,苹果等诸多长期牛股可是也创造了惊人的长期业绩。
如果万一没来得及反应,就要壮士断腕了。A股的涨跌停板和迟钝的投资者是极好的保护,除了极少数连续无量封停板的情况,多数时候只要舍得挨刀第一天都是跑得出去的。如果进入时估值不高,通常只是回吐浮盈而已,还不至于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