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国际板登陆中国
(2012-02-05 21:36: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生涯 |
国际板的事情,喧嚣了一阵又没有动静了。不过按照高层的说法,决心已定,只是推出的时机问题而已。
国际板真是洪水猛兽吗?我认为不见得。既然中国企业可以去香港、去美国上市,那外国企业为什么不可以来中国上市?资本市场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
对于国家来说,可以兵不血刃的实现资本输出。国家手握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都是从国外输入的资本,拿在手里不用,只会不断贬值,还有其它风险。由国家去投资,阻碍颇多,效果也是有好有坏。民企去做,审批繁琐,外汇又不能自由兑换,也是麻烦。通过资本市场的方式将外汇再转移出去,避免了持有成本和输入型通胀,而且阻力小得多。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并且引导估值向国际标准看齐。
对于投资者来说,多了一个选择,可以足不出户的实现国际多元化,而且可以少受国内那些垃圾公司的腌臜气了。有什么不好?
当然,短期内国际板会分流资金,对指数造成压力。但这毕竟只是暂时的。再说资本市场的两大功能就是融资和投资,不融资,叫什么资本市场?至于高价发行的问题,各方面都有责任,不能只赖政府、监管部门和发行企业。发行价高,你不买,他奈你何?非要买,那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市场行为,别人有什么办法。高价买了、亏了,又去骂监管,这更加没谱。监管部门有义务维护市场秩序,但是又没有义务保证投资者买了股票就一定赚钱?通过降低门槛、增加供应,并且引入有效的退市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估值。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美国的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还不是上百、几百倍市盈率的发行。甚至没有盈利的公司也高价发行。后来炒到千倍以上的公司也不是没有。监管部门奈何?格林斯潘早就提醒过投资者注意风险,可是这就是市场,买卖自由,监管层又不能强行禁止投资者(投机者?)高价买入?
就我来说,我从不打新股,也没买过创业板。高价发行和暴炒伤害了我吗?没有。只不过高价发行和大量融资确实让市场失血,拉低了指数。这让我承受了浮亏,但同时也让我低价买入了大量的好货。总体来说,过程虽然痛苦,结果是赚了。
所以,我欢迎国际板的来临。对于定价,我估计是以人民币定价,人民币购买和交易。然后由国家将人民币兑换成外汇,交付发行公司。这样,国际板多了一层汇率风险,这倒是必须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