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简述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司分析 |
白电三巨头:格力、美的、海尔,我最看好的还是格力。这里不谈美的,在格力和海尔之间选择前者的主因如下:(单位:每100户)
和其它家电相比,空调不仅用于住房,也广泛用于办公、商业等公共场所。而且空调的密度可以达到每个客厅和卧室一台,其它家电是达不到的。一个家庭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一般最多两台。比如我家有6台空调,2部冰箱,1部洗衣机。最后,随着气候恶化,空调有成为生活必需品的趋势。
格力的行业地位好于海尔,空调是双寡头的局面,冰箱和洗衣机相对竞争者多一些。另外,海尔的股权结构复杂一些,关联交易多一些,作为更加多元化的企业,业务评价也困难一些。
二者财务状况都还不错,虽然负债高,但白电龙头都是如此,占用渠道资金很厉害,其实没什么有息负债。格力的ROE要高一些。
增长率,格力高一些。海尔今年的增长,如果刨去资产收购的因素,并没有报表那么好看。
管理层很难说,格力的管理层相当优秀,并且由于董明珠个性比较张扬,我们的了解也要多一些。张瑞敏和他的班子当然也很牛叉,否则海尔走不到今天;但是由于了解不足,很难评价。估计海尔的管理层即使略逊色于格力,也不差很多。只是体制上,海尔国企的痕迹还是比较重,而格力已经是充分市场化的企业了。
个人感情上,我其实更喜欢海尔,它是首批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之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而且我是从小看着琴岛海尔的动画片长大的。
出于多元化的需要,如果补仓,我打算留一部分仓位给海尔。虽然格力海尔都是白电,算不上很充分的多元化,但毕竟是多元化了。
说句题外话,作为格力的股东,我很欣赏董明珠,但是如果我是她的员工,恐怕我会想晕死。对于女强人,还是可远观不可近处的。
没什么具体的数据,只是做了一点定性的分析。空调的空间还有,但也不可过于乐观。农村虽然还在普及初期,但随着城镇化,农村人口已经只占全国人口50%左右,而且还在下滑。美日的人均空调保有量分别约为210台和250台,我国如果达到这个数字,空间还很大,但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可能还需要20-30年,每年的增长就不显著了。而且,长虹在绚烂之极后的轰然坍塌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虽然我从来没有买过长虹,但印象太深刻了。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市场饱和,二是恶性竞争。空调恶性竞争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只有双寡头,不比当年彩电降价大战开始之时尚有20余家生产企业。但市场饱和这是迟早会来的事情,而且谁也无法逆转。只是看什么时候饱和,饱和是逐步的,还是突然的,饱和之后销售是平稳还是骤降。但是这些,我现在都不知道。
骑驴唱本,走着瞧。我一直是这样买股的,咳咳。
12月26日补充(摘自研报):
青岛海尔(600690)公布了 2011 年3
季报,公司2011 年前三季度
实现总营收568.3 亿元,追溯调整同比口径后同比增长16.9%,未调
整前同比增长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 亿元,
调整后同比增长22.9%,调整前同比增长40.8%,实现摊薄后EPS 0.84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达2.34 元,同比增长1.3%。基
本符合预期。
咳咳,咳咳。我真是乌龙。调整后利润增长只有22.9%呀,乌龙王子!居然连这都忽略了,太粗心大意了!好在仓位微小。唉!
前一篇:技术分析杂谈
后一篇:鏖战201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