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金管理:买入和卖出的基本方法

(2011-10-22 08:35: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生涯

买入:在估值进入建仓区域之后,越跌越买,小跌小买,大跌大买,慢跌慢买,快跌快买,新低必买,急涨不追。如果是在熊市,大致判断一下底部(是判断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位置和持续时间,均匀的使用弹药。这样即使有误差(肯定会有),也能基本保证在合理的价位上构建足够的仓位。

买入应采取等金额法,也即每次买入固定金额的股票,比如每买一次2万元。这样股票贵的时候你就买得少,便宜的时候你就买得多,你的平均成本实际上是低于平均买价的。或者采取加码法,跌得越低,买得越多,比如17.5-20的股价之间每次买入2万元,15-17.5之间买入2万4,等等。也可以17.5-20之间每次买入10手,15-17.5之间每次买入11手。

 

卖出:卖出的理由主要有四,买入的理由错误,基本面恶化,价格太贵,有更好的标的。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高估以后就换到其它的低估品种上,这样就避免了判断泡沫持续时间和程度的风险。当然中国股市喜欢齐涨齐跌,因此此类机会并不好找。如果整体高估,那么大致判断一下顶部的区域和持续时间,然后将持股分成若干份,分批卖出。越涨越卖,小涨小卖,大涨大卖,慢涨慢卖,快涨快卖。采取定数量卖出法,也即每次卖出相同数量的股票,比如10手。或者采取加码法,比如价格15-17.5之间每次卖出10手,17.5-20之间每次卖出11手,如此累计。前者你的平均加权卖价等于平均算术卖价,后者你的平均加权卖价(也即你实际的获利价格)高于你的平均算术卖价。

 

这一方法并不能保证你不踏空或者被套,只是可以让你的风险和波动比较小而已。你不可能买在最低点,也不可能卖在最高点,但总可以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平均价位上买进和卖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年10月20日
后一篇:青岛啤酒分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