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2024-08-03 20:02:54)
标签:

旅游

文化

情感

诗歌

周恩来故居

分类: 旅行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青砖灰瓦院相连,

翔宇苍鸾冲九天。

榆树识文书大字,

菜田打井伴童年。

英雄逐浪东西学,

豪杰乘风南北烟。

万水有源山涧远,

中华崛起赖群贤。


2024-6-12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周恩来故居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境内,位于镇淮楼西路驸马巷7号。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12岁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故居宅院系清咸丰(1851年—1861年)到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所建,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2002年,在邓颖超逝世10周年之际,在周恩来故居北侧新建了“邓颖超纪念园”,门匾由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题写。故居现存有文物有:正屋,即周恩来父母居住处;亭子间,是周恩来嗣母居住处;水井,全家人的饮用水源;菜园,是周恩来跟乳母学会种菜、种瓜、种向日葵之处;后院,有周恩来喜欢的腊梅两株,雪松一棵,翠竹一丛。有两棵古树,一棵是榆树,一棵是观音树,都已经100年有余,是国家二级保护古树。院内还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予的樱花树;门前,故居门前,有一条凿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的文渠。童年周恩来曾与表姐龚志如多次步下石阶,登上小船,到河下镇,接触并了解民间风情。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周恩来出生不久,叔父重病,膝下无子。周恩来父母就把周恩来过继给叔父。不久叔父病逝,周恩来就由嗣母陈氏抚养。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会书画,好诗文,有很好的修养。因为年轻守寡,陈氏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上。陈氏对周恩来的要求十分严格。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5岁起,陈氏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并取学名恩来,字翔宇。1905年,周恩来一家又迁入陈家祖居的陈家花园,在家塾中就读。此后几年内,陈氏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中的一些篇章。陈氏还辅导周恩来阅读了外祖父家所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陈氏的严格教育,对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0年,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谦来到奉天省银州(今铁岭县),在他家寄居,并进入银岗书院(初级小学)读书。从此,周恩来开始了求学探索救国真理的道路。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七律·淮安七律·周恩来淮安故居

——和博友彭友《七律·瞻仰周恩来淮安故居

长廊接起小亭间,驸马巷中别有天。

万片龙鳞蒙黛瓦,一厢情志砌青砖。

凌寒梅喜丛竹伴,刻苦童亲嗣母怜。

学子初行河下镇,文渠棹举少年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