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2021-04-05 22:26:56)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诗歌

石像道

分类: 旅行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成排,榉白杏黄红叶。绕山,仲谋维穴。

诸神兽肃威旁列,武将文官,照旧持朝笏。

 

凤阳花鼓乡,四方云乞。聚濠州,剑刀锤钺。

广积粮、高筑城墙阔。看洪武治,大汉升明月。

 

2021-1-30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1、石像道:南京明孝陵神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主要路段是“石像路”与“翁仲路”,长约800米。明孝陵石像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2、榉白杏黄红叶:石像道两旁的绿化以松柏、梧桐为主,遍植白桦、榉树、银杏、乌桕、枫树,间种桃花、樱花、梅花、海棠等观赏植物。每到深秋,南京的石像路犹如油画般七彩斑澜的秋色。红色的榉树、黄色的银杏、橙色的乌桕、棕黄的法国梧桐、常绿的圆柏,在这石像路上尽情地绘画,装点着庄严的石像路,让秋天的石像路倍添妩媚与妖娆。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3、绕梅山,仲谋维穴:据说在设计陵墓时,有人建议把梅山的孙权墓迁出,朱元璋不同意。他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留在这里给我守墓吧。墓道绕着梅山修建成弯曲的形状,犹如北斗七星拱月。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4、诸神兽肃威旁列,武将文官,照旧持朝笏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石兽采用整块巨石圆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标示着帝王陵的崇高、圣洁、华美,又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文武官员的石像位列道路两边,象征着墓寝主人依旧掌管天下大事。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5、凤阳花鼓乡,四方云乞朱元璋出生凤阳的贫苦农民家中,自幼放牛。父母死后,投靠皇觉寺,无奈久旱不雨,被寺院遣散,云游乞讨三年,后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队伍。因作战勇敢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6、聚濠州,剑刀锤钺:当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7、广积粮、高筑城墙阔郭子兴病逝后,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朱元璋在浙西驻扎6年,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8、看洪武治,大汉升明月朱元璋夺取政权后,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汉人的政权得到巩固,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锦缠道—南京石像道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就此谢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