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云南普者黑

标签:
文化旅游情感诗歌普者黑 |
分类: 旅行 |

七律-云南普者黑
万亩湖田百座山,
荷莲绽放白云间。
桃园灼灼争葩艳,
石洞幽幽落水潺。
花脸彝歌情人恋,
兜阳苗舞祖魂还。
刀耕火种洪荒地,
已是游人尽醉颜。
2019-7-11

1、普者黑:文山州丘北普者黑景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县城13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属于滇东南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为特色。景区内有265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13公里大峡谷雄伟壮观,3公里茶马古道神秘古朴,还有4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景区内普者黑村是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外景的拍摄地,也是电视剧《三生三世》的拍摄地。
2、荷莲绽放: 指珍稀的野生荷花。在普者黑21公里的水面上,生长着万亩野生荷花,花色洁白如玉、藕淀粉含量高,维生素含量多,莲子养生补体,属国内外的珍稀品种。每年七、八、九月份正是荷叶繁茂莲花盛开的季节,满湖粉红色、洁白色的莲花把整个湖区装点得格外美丽,清纯又多情。丰富大自然的风景,点缀大自然的和谐。据中国荷花研究所的专家考证,生长在这里的两种野生荷花在世界上已经要灭绝了。荷花在本地能生存,又是一道奇观。
3、桃源灼灼:景区内有景点十里桃园和花果山,连片的桃树非常壮观。普者黑景区内的农户,很多院前院后都栽有桃树,春季游人进入普者黑,恍若进入桃花源。
4、石洞幽幽:普者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中多溶洞。喀斯特溶洞无疑是普者黑最大的看点,目前开放的有月亮洞、火把洞、观音洞和仙人洞,洞内不仅有形形色色的钟乳石,还有不少的神话传说。火把洞和月亮洞是连通的,通常步行进入,乘船而出。观音洞已经成为寺庙性质的景点,烧香、捐款之类的,建议看看就好。这三个洞是在一起的,可以一并游玩,仙人洞则较远,在仙人洞村附近,洞内还保留有古人生活的遗迹,需乘船入洞后上岸步行参观。
5、花脸彝歌:指花脸节,是云南丘北彝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因远古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经过发展,"花脸节"已经成为当代彝族青年借抹花脸之机选择意中人的狂欢活动。每年此时,彝族村寨的男女青年都会互相追逐,手抓锅灶烟灰,把对方的脸抹黑,被抹得越黑表示情意越深。如果不愿意与对方交往,便设法逃脱,不让对方把烟灰涂抹在身上,以拒绝对方的求爱。随着岁月嬗递,抹花脸用的原料,现在已改为当地的香谷草和香料做成的黑灰,每年都有数万人参与抹花脸活动。当地的人们深信,自己的脸被别人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越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
6、兜阳苗舞:指闹兜阳,"兜阳"苗语意为能指引人们走向光明之义。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有本领的苗族男子叫兜阳。"兜"是"指"的意思,"阳"是"好、化"之意。他如他名字一样,为了解救众人苦难而云游四方,行善社会,自始至终为普众解惑释疑,治病救人,帮扶济困,指导民众生产生活,他的功德深得民心。据苗族芦笙歌传唱,兜阳在云游中掉进了河里,也有说掉进山洞里,但他不知去向是在五月初五傍晚时分。后来,为了祭奠兜阳,人们按照苗族的习俗为他举行招魂仪式,希望兜阳回到祖宗的圣地,认祖归宗。苗族同胞们每年五月初五举行闹兜阳,目的是除了纪念兜阳外还会推举与兜阳一样的好人、能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固定习俗——"闹兜阳"。
7、刀耕火种:普者黑地区处于高原山区,少数民族聚集较多,以前生产方式落后,多以狩猎、捕鱼为生,农业处于刀耕火种时期。解放以后,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农民的生活依然艰苦、贫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给与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尤其是发展了旅游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后,今年家家户户建民宿、开饭店、经营观光马车、游船、种植观赏植物,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环境,普者黑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8、游人尽醉颜:普者黑的游客众多,每到黄昏夜晚,普者黑的饭店就兴旺起来。当地的特色菜肴赢得了游客的交口称赞。游客经过一天的奔波,精疲力尽,晚上多数会喝上几杯当地的美酒解乏。当地的汽锅鸡、黄牛汤、菌菇、黑毛猪、莲藕、鱼虾、豆腐都是游客们喜欢的新鲜、美食。晚霞辉映、月色朦胧、歌声悠扬,美景伴美酒,酒力催人醉,比之陶潜有过之无不及。当然,普者黑也有亟待改进的地方,就是垃圾、污水的处理,道路交通的完善,需要加大投入,尽快解决;管理上也要尽力完善。相信不久的普者黑,这个人间的仙境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