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无锡拈花湾

标签:
文化旅游情感诗歌无锡拈花湾 |
分类: 文化 |
七律-无锡拈花湾

拈花一笑空门悟,
疑似长安落马山。
衔日遥岑沉彩映,
香街高塔古风还。
灯湖莲座灵光闪,
树影云帆野鸟闲。
菊海梵天观冷月,
鹿鸣禅院玉泉潺。
2019-1-10

1、拈花湾:灵山小镇·拈花湾,座落在无锡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这里向来有“净空、净土、净水”之称,生态秀美,环境优越。而拈花湾靠山面湖,更与灵山大佛依山为邻,可以说是得尽天地人文灵气。拈花湾的命名,一方面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经典故事,同时也缘于它所在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的神奇山水。2015年11月建成开放。被誉为“中国心灵度假目的地”。拈花湾的禅意是现实生活中的禅,无论你是在品茗、行走,抄经、打坐,还是依着雕栏发呆,懒散地晒着午后的太阳,嗅着阳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无不境由心生。“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恰好是最真实的写照。灵山小镇拈花湾打造的是一个自然、人文、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追求一种身、心、灵独特体验的人文关怀,让人们体验无处不在的禅意生活,从而开创“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
2、拈花一笑:佛教故事。宋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明 通容《祖庭钳锤录》附《宗门杂录》:“王荆公语佛慧泉禅师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谓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此为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后以喻心心相印,会心。
3、空门悟: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大智度论·释初品》:"空门者,生空、法空。" 唐 王维 《叹白发》诗:"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宋 陆游 《醉题》诗:"不学空门不学仙,清樽随处且陶然。" 《说文》曰:"悟,觉也"。悟是我心对世事的理解以及我心如何想、如何做的过程。空门悟,悟空门,是指人们对佛教的领悟、觉悟过程。拈花一笑是迦叶对佛祖传道的感悟。每个人对世事都有不同的感悟。拈花湾的入口大门,名称“拈花一笑”比喻进入禅园清净之地。拈花湾,其实也是设计者、打造者对禅意的一种诠释。
4、疑似长安落马山:拈花湾的灵山小镇是日本的设计团队以奈良为蓝本设计的,奈良则是仿造唐朝古都长安建成的。经历千年的风雨和变故,长安的某些片段落到了无锡马山,令人感慨无限。
5、衔日遥岑沉彩映:指拈花湾景点半山衔日。岑,小山,遥岑,远处的小山。沉彩,水中的彩云。半山衔日,落帆影于岩中。这里天宇澄明,白云悠悠,天光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拈花湖里,天水一色,心旷神怡;清风徐徐,气息清新,旷野空灵,禅意尽现。
6、香街高塔古风还:香街,指香月花街景点,是灵山小镇的一条主要街道。香月花街是拈花湾的禅意主题街,是拈花湾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区域,是欣赏和体验拈花湾禅意生活的绝佳去处,被称为“禅意生活的缩影和绝佳体验地”。行走其中,木制的唐风建筑,宋代的飞梁结构,清雅禅意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所有的建筑、景观浑然天成,就如同进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中。高塔,指拈花塔。拈花塔是唐风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四方五层,由须弥座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直棱窗棂、重唇板瓦、转角斗拱、蜀柱斗子等让拈花塔唐风尽显、古朴典雅。宝塔高27.9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塔身高21.28米,塔刹高6.7米,由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蕉叶、宝珠、刹链、风铎等组成,黄铜铸就,外贴金箔。拈花塔是拈花湾小镇主街区——香月花街的最高点,古朴庄重之中完美融合了唐风和禅意。
7、灯湖莲座灵光闪:灯湖,指景点五灯湖广场。五灯湖广场是拈花湾灵山小镇的临湖广场。湖内有喷泉,莲花宝座置身于喷泉的中心。白天夜晚都有喷泉表演,尤其是夜晚,灯光喷泉随着梵音袅袅而高低变化,色彩变幻,喷射出各种优美的水线,令人如痴如醉。
8、树影云帆野鸟闲:指景点云帆树影,是拈花湾湿地的一个游船码头。湖中倒映着变幻无穷的白云,树影翩翩,芦苇摇弋,野鸭、水鸟悠闲。什么是心旷神怡,这里给你一个真切的体验。
9、菊海梵天观冷月:指景点梵天花海。拈花湾的梵天花海在时光中晕染禅意。明黄的硫华菊阐释着美,蕴含着善,花开漫山,轻轻摇曳,时光静好,幸福满满。置身其中,没有烦恼,只有纯粹的简单、健康和快乐。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花败叶落,只剩下茫茫一片裸露本色的大地。这也是禅意自然吧。夜晚,花田里的灯光绽放,巨大的白色的灯球,远观就像一轮明月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冷冷地注视着这只有孤零零几棵大树的旷野,令人震撼。世界本清净,忧人自扰之。
10、鹿鸣禅院玉泉潺:鹿鸣禅院位于拈花湾景点鹿鸣谷中,是一处接待国内外高僧的所在。禅院门前有一泓清泉从高处跌落,潺潺流水从门前流过。时不时的鸟鸣,幽境的山谷顿显生机。禅院内空无一人、空无一物,院内的花草、灌木布置精致、典雅,古树参天、小草碧绿,一盏大钟,倒悬于钟亭之内,无声无息。此处无人胜有人,无物胜有物,无语胜有语,无声胜有声。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切尽在感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