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2020-11-23 19:10:58)
标签:

汉诗

分类: 诗文欣赏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七哀诗

其一

东汉·王粲

【原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注释】

七哀诗:汉乐府中不见此题,可能为王粲自创。七哀,表示哀思之多。六臣(李善、 吕延济 、 刘良 、 张铣 、 李周翰 、吕向)注《文选》吕尚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叹而哀,鼻酸而哀也

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都城。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初平元年(190年)春,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    无象:混乱得不成样子。象,法度。    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初平三年(192年)五月,李、郭等人合围长安,六月入城,烧杀掳掠,城中死者万余人。    遘患:作乱。遘,通,构成。

中国:京师。帝王所都为中,故古称京师为中国,这里指长安。    委身:托身。委,托付。    适:往。    荆蛮: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荆州在南方,故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追攀:攀车相送。依依不舍的情状。

蔽:遮蔽,遮盖。

弃:丢弃。

顾:回头看。    号泣声:指弃儿的啼哭声。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此句是饥妇人的话,意思是:连自己也不知身死何处,又怎能两相保全呢?完,全,保全。

驱马弃之去:指诗人自己,因不忍看此惨象,连忙策马走开。

霸陵:汉文帝的陵墓,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之一,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连同其后的汉景帝时期被史家称为文景之治。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岸:高原,文帝陵因山起陵,建于原上。

悟:领悟。    《下泉》:《诗经》篇名,《毛诗序》:《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    喟:叹息。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赏析】

此诗写于初平三年(192年)。这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这时王粲逃往荆州,依靠刘表以避难。此诗是王粲初离长安往荆州时所作。当时他是十六岁。

诗中,西京六句写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和辞别亲友而执意去荆州的情景。西京乱无象,豺虎相遘患。长安乱得不成样子,是因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乱,他们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这两句写社会的动乱。诗人正是在这种动乱之中离开长安的,这里交代了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王粲原住洛阳,因董卓兵乱迁居长安,这时又因兵乱离长安,所以说复弃。诗人从洛阳西迁长安,往事极其残忍凄惨。事隔两年,又在大乱中离开长安,情景更加可悲。复弃二字表现了诗人无限的哀思和回顾。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诗人与亲友离别,他们悲伤,他们追着、拉着,依依不舍。着墨不多,却把当时悲痛的离别场面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里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既是说亲戚,也是说朋友,相追攀,即对我悲,既是说朋友,也是说亲戚。

出门以下八句写诗人出长安城后目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是当时中原地区遭受战祸洗劫后的惨酷景象的真实写照。出门所见是白骨蔽野,目不忍睹,这是豺虎遘患的罪证。据史籍记载,当时吏民死于战乱者万余人,事后两二三年,关中全境无复人迹。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如果说白骨蔽平原是典型环境,那么接下六句写妇人弃子则是典型事件,作者极力烘托这一悲剧,一是有力地揭露了惨苦莫比的现实,更是为后面的抒情张本,活生生地再现了战乱年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绝望。而这一节也颇为后人激赏和模仿。它是一种典型化的手法。吴淇说:单举妇人弃子而言者,盖当乱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这种举重带轻的手法对后世极有启发,杜甫《无家别》《垂老别》,深受其影响。

最后六句写诗人因所见而感慨不已。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饥妇弃子使诗人目不忍睹,更是不堪其言,只能驱马离去。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人登上霸陵高地,回首怅望长安。霸陵是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长安东郊,是长安通往荆州的必经之路。从旅程说,到了霸陵,离开长安较远,真的要和长安告别了。一股沉痛而依恋之情涌上心头。文帝是西汉的中兴君主,诗人到了霸陵时免不了要思念文景之治。然而,对照长安眼前的惨状,像文帝那样的贤明君主在哪里呢?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诗人感慨地说,现在我才深深地懂得了那《诗经·曹风·下泉》的作者对明王贤伯的思念了。哪里能得到贤明君主以兴太平呢?只有伤心哀叹,肝肠摧裂。情感深沉炽烈哀怨伤悲。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幄悲惨的乱离图,表现了汉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赏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