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2017-07-15 07:15:48)
标签:

文化

诗词

五代

《后宫甄嬛传》

分类: 诗文欣赏

《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菩萨蛮

五代·温庭筠

【原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赏析】

《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许多文人骚客都写过以《菩萨蛮》为词牌(曲牌)的诗词,其中以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最有名。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位闺中妇女起床后的前后情态,表现她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旧解多以小山为,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下无内在联系;(2)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又不知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为状词;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字。既以小山为屏,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不但”“全无着落,章法脉络亦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韵语中,往往读平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声平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有双蛾叠柳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故诗又有八字宫眉捧额黄之句,其良证也。

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待起,其眉蹙锁,而鬓已散乱,其披拂之发缕,掩于面际,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构为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弄妆再点题,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字,远与相为呼应,近与字互为注解。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俗呼把儿镜。所以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套景重叠,花光之与人面,亦交互重叠,至于无数层次!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

词笔至此,写梳妆题目已尽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两句,又不知为何而设?新贴,新鲜之花样子也,剪纸为之,贴于绸帛之上,以为刺绣之蓝本者也。盖言梳妆既妥,遂开始一日之女红: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此处之所感所触,乃与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相应。由此一例足见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之妙。

此词对后世颇有影响。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剧终曲曾采用此词原文为歌词,由刘欢作曲,姚贝娜演唱。《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后宫甄嬛传》剧终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