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精神的三间小屋》

标签:
中考练习教育阅读 |
分类: 练习试题 |
精神的三间小屋(节选)
毕淑敏
①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我们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②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③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
④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相信人类的光明永远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要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⑤第二间小屋,盛放着我们的事业。
⑥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因为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⑦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的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着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⑧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⑨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存有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嚷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划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很好,却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⑩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成泥泞,露水的地面变成沼泽,窗棂破裂,露出惨淡
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1.仔细的阅读全文,作者所说的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实际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修建精神小屋呢?
2.依据对文意和句式的理解,请在文中A、B、C、D处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双音词。A
3.读到第③段中“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一句,人们会不由得想起宋代一位著名诗人的名句。请你写出这位诗人的姓名的他的诗中的名句。
4.第⑥段末尾有个“鸠占鹊巢”,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从文中看,
“鹊”指的是
5.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重新造一个句子,使之适合全文的语境: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
6.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些看法你都同意吗?请就一个方面,写一段话,举例说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7.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附录】参考答案:
1、①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使希望永恒在前;②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③完善自我,弘扬个性。
2、A慈爱;B珍爱;C憎恶;D蔑视。
3、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鹊——事业;鸠——事业以外的赘生物;鸠占鹊巢——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