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2014-12-11 18:02:01)
标签:

蒲松龄

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

孙蕙

康熙

分类: 名家介绍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败落的地主兼商人家庭。蒲松龄的远祖蒲臻,高祖蒲世广,在地方上都有点名气。曾祖蒲继芳,同他父亲一样,是个秀才。叔祖蒲生汶中了进士,选河北玉田知县,是个有名的孝子,听说老母患病,哭得汤水不进,呕血数斗,死在衙门。他是蒲松龄屡次提到的玉田公,也是蒲家几代中最高功名的人物了。蒲松龄的祖父蒲生汭没有功名,父亲蒲槃,字敏吾,原先也尽力读书,知识渊博,但考到二十几岁,不能进学,家境又困难,便弃儒经商,做起买卖来。二十年间,有了相当的积累,成为当地的富裕人家。明末天下大乱,他便停业在家读书教子。蒲槃长子兆箕早丧,四十多岁没有儿子,性情喜欢周贫济困,到蒲松龄出生时,家道已经衰微了。蒲松龄是蒲槃的第三个儿子,正妻董氏所生。上面还有长兄兆箕,次兄柏龄;下面还有个弟弟鹤龄,总共兄弟四人。蒲松龄出生时,家境已逐渐衰落。他从青年时代起,追求科举进身,“日夜攻苦,冀得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试不第。被生活所迫,三十一岁开始出外谋生,先在江南宝应县知县孙蕙处当了一年幕宾,以后便长期在缙绅家设馆教书,七十岁时才“撤帐”家居。直到七十一岁才援例选了岁贡生。四年后,与世长辞。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序》中说:“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穷愁潦倒的生活,社会地位的低下和长期考场的失意,使他能够接触一些被压迫的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人物,对黑暗现实有较深切的认识。他在《与韩刺史樾依书》中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感于民情,则怆恻欲泣,利与害非所计也。”从中可见他内心的愤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遐名海内外,被译为多种外国文字。蒲松龄因此被尊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另外还有诗九百余首,文四百余篇,词一百余阕,俚曲十四种。

蒲氏是淄川世家,早年热衷功名。父亲蒲槃时家道已渐中落,曾娶妻孙氏、董氏、李氏,蒲松龄为董氏子。年少时,张献忠、李自成起义,随着清军入关,正处改朝易鼎之际,社会动荡不安。顺治十四年(1657年),与刘国鼎的女儿成婚。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名藉藉诸生间”。康熙元年(1662年),长子蒲箬出生。然而他在之后科举场中极不得志,虽满腹实学,乡试屡不中。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46岁时被补为廪膳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72岁时被补为贡生。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以教书、幕僚维生。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