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赏析

标签:
古诗词汉乐府赏析文化 |
分类: 诗文欣赏 |
东门行
《乐府诗集·相和歌词·瑟调曲》
【原文】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沧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注释】
行:古代的一种乐曲。
顾:思考,考虑。不顾,不考虑。不顾归,决然前往,义无反顾。顾,一作“愿”。
盎:肚大口小的一种罐子。
舍中:家中。
他家:别人家。
用:因为,为了。
咄:丈夫的呵斥声。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因饥寒交迫,无法养活妻儿,便毅然拒绝妻子的劝阻,悲愤交加地出东门铤而走险的情景。表现了汉代人民自发的反抗精神。诗中写别妻的悲愤场面,生动逼真,对话传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做为“哺糜之妇”的妻子,出来阻拦丈夫的鲁莽行事。怎奈丈夫主意已定,故只得扑上前去,跪倒在地,扯住了丈夫的衣补救,嘤嘤啼哭着:“我求求你了!别人家富贵,就让他们去享乐吗!贱妾我愿意和你一起吃糠咽菜喝稀粥,苦度终日,可不能去冒风险啊!看在老天的份上,看在你幼小的儿子的份上,你就听我一句话吧!你今天的做法实在是不对头啊!”面对妻子的哀求,丈夫根本就听不进去。做为一家之主,他怎能眼看着这个家受苦受难而视之不见?“不!不!我还是要走!我现在走已经晚了。你没有看到我头上这频频脱落的白头发?这苦日子咱们还能再捱多久?难道白白等死吗?”
作品的后半部分是用对话的方式表达的。面对丈夫毅然决然的行动,妻子却在考虑丈夫的性命安全,考虑全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故苦苦哀求丈夫,一是“劝其安贫贱”,二是“恐其触法网”,应该“上惭沧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而决心已定的丈夫则回敬了几个坚定的字眼:“咄”、“行”、“迟”、“难”,把他再出东门的强烈欲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两段对话,把妻子善良、贤慧同时又是小心谨慎的妇人形象,和丈夫粗鲁、果敢同时又是被迫无奈铤而走险的汉子形象活脱脱的表现出来,跃然纸上。
这首诗是杂言体。语言简洁质直,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这是乐府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在简短的对话中,丈夫与妻子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丈夫是刚勇猛烈,义无反顾,妻子则淳朴真挚,软弱安分。
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