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第一原则:肯定孩子的感受
(2008-09-05 12:18:55)
标签:
亲子家庭教育教育心理人本校园 |
亲子沟通的第一核心:肯定孩子的感受
文/黄怀宁
博友的孩子老是被老师打骂罚站,可她却以挫折教育安慰孩子和自己!我回复了这位母亲,现在把它延伸一下。
这位母亲,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说老师是为了你好之类的话,这样堵塞了孩子的言路和孩子的情感宣泄。亲子沟通的第一核心就是:肯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说“抄作业的时候,我抄着慢,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用书打我的头。呜呜……”,你可以这样说,“儿子,当时你伤心极了,是吗?”孩子听到这句话,最大的可能是“嗯…”并猛地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孩子所有的压抑的情绪都发泄出来了,甚至包括不是老师造成的小委曲。
由于母亲肯定他的感受,他还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与母爱,他的心灵会向父母进一步敞开,亲子沟通得以持续顺利进行。
当孩子情绪稳定后,你可以这样说:“老师今天可能是遇到许多让他生气的事,他要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你抄作业快点就好了。”这一句话出去,不论孩子怎样回答,都会缓解对老师的记恨与不满,最后他自己会说今后写快一点。
这位母亲处理问题的不成功表现在
一、没有肯定孩子的感受,这是最主要的。
二、没有让孩子压抑的情绪宣泄,这是各种心理问题的基础。
三、没有让消除对环境的记恨或畏惧,他依然对父母不理解,对老师畏惧,他没有感受到大人对他的接纳和喜爱,这是非常危险的。
四、没有寻找原因,问题依然存在。他的孩子就是因为经常被罚被打才转学的,可在新学校又上演这情况了,母亲还说当作挫折教育,这种态度是不负责任的,是自欺欺人。
现在的老师和父母都高高在上,他们没有也不理解人本主义思想,他们把孩子当孩子看,当学习机器看,但绝不会当人看,他们不愿意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庞大的期望和沉重的爱心,父母什么都不是。我总是说,父母本身的教育比孩子的教育重要一万倍!
=========================
附博友原文
放学回来,儿子就哭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她打我了,”儿子特别的委屈,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我拍打他的背,安慰他:“怎么回事?和妈妈说说。” “抄作业的时候,我抄着慢,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用书打我的头。呜呜……”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我是一直很少打自己的孩子,却被别人打了,真想陪着他一起流泪。“你就知道这个学校的老师好,就不知道学生的速度是极快的,我根本就跟不上,非要给我转学,可是,我还是喜欢原来的学校。”他哭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