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腊八这天,老妈都会做腊八粥,并送一碗给村东头居住的大妈。大妈的丈夫因修水库时受重伤离世,自此大妈就孤身一人生活,又得了老寒腿,夏季在村里看麦场,冬季基本上就在家里休养。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队里每年都给大妈家拉一车煤供暖。
记得我十岁以后,都是我给大妈送一碗腊八粥。每次大妈都会开心地说一句:“小孩小孩你别愁,过了腊八便是年”,然后拿出一把梳子给我精心地梳一个漂亮的头。大妈与我家非亲非故,我上大学,放寒假回家过年,问老妈为什么每年都会给大妈送腊八粥去拜年,老妈说:“大妈一个人,腿脚不便,我们多做一碗粥,大妈就可以温暖一年。”
这个时候,我才懂得:真正的涵养,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有些人并没有学多少知识,却传承着华夏民族千年的优秀文化,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就像老妈那一代人,少有人进过学堂,一言一行间都散着光芒。
我大二那年寒假回家后,就去看病重的大妈,大妈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含泪说到:“谢谢你们,好闺女,十几年来,你们一直照顾我,让我感到温暖。”我脱口而出:“大妈,我们都是一家人。”再后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大妈依旧守着她的小院。每次回去,我和老妈都会在院子里住几天,帮着大妈收拾院落,种菜做饭。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妈和老妈先后离开了我们,可互帮互助的这份友爱,我默默传承下来。昨日,孩子特意带了一幅新年挂历与我去了一个老人家。这家老人,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孩子,都在外地忙于工作,不能提前准备年货。西北的腊月,天寒地冻,道路湿滑,老人不便出门,我每年都会提前去老人家,帮他们代买年货。
刚按门铃,门就开了,只听老人欢喜地说:“我就知道是你来了。”我把孩子介绍给老人,老人家嘴里不停地说:“那敢情好,多好的孩子。”拉着我的孩子就像他的亲孙子一样,满眼都是隔代的爱。
我问“大爷大妈,你们需要准备什么,今天我闲着,帮你们购年货。”只见大妈拿出一包未拆封的包裹,说道:“这是儿子才寄过来的,让孩子带回去吃”。我孩子忙说:“奶奶,不用不用,我有吃的。”奶奶生气地说到:“拿着拿着,这是奶奶给你的。”孩子忙说:“奶奶爷爷,我过年给你们拜年的时候,再来吃。”一听这话,奶奶说道:“过年一定来啊,奶奶给你包个红包,祝福你学业有成。”
我和孩子帮老人家收拾房子,又出去买了一些年货,一天时间匆匆忙忙的。我们离开时,爷爷还在门口不停地嘱咐“孩子过年一定来啊。”我孩子说“爷爷天气冷,快回家去,春节我一定来拜年。”看着爷爷回家,我们才转身离开,此时,夜色阑珊,我和孩子一身轻松欢喜。
吟诵着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孩子说:“老妈,我明白了,过春节为什么不是一家人的团聚,而是一个民族的狂欢。”我说:“是啊,春节绵延了几千年,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百花盛开才是春,万家灯火才叫迎新年。”孩子伸开双臂自豪地说:“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新年新气象,这才是迎接新年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传承
每到腊八这天,老妈都会做腊八粥,并送一碗给村东头居住的大妈。大妈的丈夫因修水库时受重伤离世,自此大妈就孤身一人生活,又得了老寒腿,夏季在村里看麦场,冬季基本上就在家里休养。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队里每年都给大妈家拉一车煤供暖。
记得我十岁以后,都是我给大妈送一碗腊八粥。每次大妈都会开心地说一句:“小孩小孩你别愁,过了腊八便是年”,然后拿出一把梳子给我精心地梳一个漂亮的头。大妈与我家非亲非故,我上大学,放寒假回家过年,问老妈为什么每年都会给大妈送腊八粥去拜年,老妈说:“大妈一个人,腿脚不便,我们多做一碗粥,大妈就可以温暖一年。”
这个时候,我才懂得:真正的涵养,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有些人并没有学多少知识,却传承着华夏民族千年的优秀文化,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就像老妈那一代人,少有人进过学堂,一言一行间都散着光芒。
我大二那年寒假回家后,就去看病重的大妈,大妈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含泪说到:“谢谢你们,好闺女,十几年来,你们一直照顾我,让我感到温暖。”我脱口而出:“大妈,我们都是一家人。”再后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大妈依旧守着她的小院。每次回去,我和老妈都会在院子里住几天,帮着大妈收拾院落,种菜做饭。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妈和老妈先后离开了我们,可互帮互助的这份友爱,我默默传承下来。昨日,孩子特意带了一幅新年挂历与我去了一个老人家。这家老人,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孩子,都在外地忙于工作,不能提前准备年货。西北的腊月,天寒地冻,道路湿滑,老人不便出门,我每年都会提前去老人家,帮他们代买年货。
刚按门铃,门就开了,只听老人欢喜地说:“我就知道是你来了。”我把孩子介绍给老人,老人家嘴里不停地说:“那敢情好,多好的孩子。”拉着我的孩子就像他的亲孙子一样,满眼都是隔代的爱。
我问“大爷大妈,你们需要准备什么,今天我闲着,帮你们购年货。”只见大妈拿出一包未拆封的包裹,说道:“这是儿子才寄过来的,让孩子带回去吃”。我孩子忙说:“奶奶,不用不用,我有吃的。”奶奶生气地说到:“拿着拿着,这是奶奶给你的。”孩子忙说:“奶奶爷爷,我过年给你们拜年的时候,再来吃。”一听这话,奶奶说道:“过年一定来啊,奶奶给你包个红包,祝福你学业有成。”
我和孩子帮老人家收拾房子,又出去买了一些年货,一天时间匆匆忙忙的。我们离开时,爷爷还在门口不停地嘱咐“孩子过年一定来啊。”我孩子说“爷爷天气冷,快回家去,春节我一定来拜年。”看着爷爷回家,我们才转身离开,此时,夜色阑珊,我和孩子一身轻松欢喜。
吟诵着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孩子说:“老妈,我明白了,过春节为什么不是一家人的团聚,而是一个民族的狂欢。”我说:“是啊,春节绵延了几千年,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百花盛开才是春,万家灯火才叫迎新年。”孩子伸开双臂自豪地说:“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新年新气象,这才是迎接新年最正确的打开方式。